首页> 中文学位 >投资效率、期限错配与宏观经济波动
【6h】

投资效率、期限错配与宏观经济波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2.相关理论简介与文献综述

2.1 经济波动理论的发展

2.2 文献综述

2.2.1 投资效率相关研究

2.2.2 宏观经济波动与投资效率相关研究

2.2.3 期限错配相关研究

3.中国投资效率与期限错配现状分析

3.1 中国经济波动与投资效率变化

3.2 期限错配现状

3.3 资本配置的结构性

4.包含银行部门的RBC模型的构建

4.1 家庭

4.2 生产商品的企业

4.3 银行

4.3.1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4.3.2 代理问题

4.4 资本管理企业

4.5 市场出清条件及模型

5.模型参数的确定

5.1 参数校准

5.2 参数估计

6.实证结果分析

6.1 外生冲击与经济波动

6.1.1 技术冲击模拟分析

6.1.2 偏好冲击模拟分析

6.1.3 投资效率冲击模拟分析

6.2 期限错配的影响

6.2.1 期限错配下正向技术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

6.2.2 期限错配下正向偏好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

6.2.3 期限错配下负向投资效率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

7.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逐步步入下行通道,经济增速从次贷危机前的14.2%降至2016年的6.7%,经济出现明显的波动,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持续下行波动引起本文的思考。在后危机时期经济波动的背后存在着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此些问题与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如何?这些都是本文将进行研究并试图解答的疑问。
  作为投资驱动型经济体,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拉动作用。依据中国经济特征事实,本文站在资本配置的角度对此次经济下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投资效率下滑和期限错配程度加深是此次经济下行过程中所暴露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数据证实了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性,而投资效率下滑和期限错配程度加深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选择紧密相关。银行的行业贷款数据表明银行对公贷款较大比例都投向投资期限较长的行业,且此类行业获得了银行绝大部分的中长期贷款,银行的贷款选择导致了期限错配程度的加深,投资效率亦受到不利影响。
  为了分析投资效率下滑、期限错配程度加深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投资效率冲击和期限错配机制引入进RBC模型进行经济模拟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需求面的偏好冲击和供给面的技术冲击造成的振荡型波动无法解释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增速的持续性下行,投资效率冲击导致经济对于稳态的持续性偏离对此有较好的解释;2010年以后宏观经济的波动性下降而金融系统的风险性上升,引入期限错配的模型对于上述特征有较好的解释。投资效率下滑和期限错配程度加深都是后危机时期经济波动背后存在着的重大问题,两者与经济的波动联系紧密。本文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些许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