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网络受欺负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与干预研究
【6h】

高中生网络受欺负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与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

2.1网络受欺负

2.1.1网络受欺负的内涵

2.1.2网络受欺负的特点

2.1.3网络受欺负对个体的影响

2.2社交焦虑

2.2.1社交焦虑的内涵

2.2.2社交焦虑对个体的影响

2.3应对方式

2.3.1应对方式的内涵

2.3.2应对方式对个体的影响

2.4网络受欺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2.4.1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

2.4.2网络受欺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2.4.3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

2.4.4应对方式在网络受欺负对社交焦虑影响中所起的作用机制

2.5团体辅导

2.5.2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

2.5.3团体心理辅导对社交焦虑者的有效性

2.6文献总结及研究假设

2.6.1文献总结

2.6.2研究假设

3研究1:高中生网络受欺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3.1研究目的

3.2研究方法

3.2.1研究对象

3.2.2研究工具

3.3程序及数据处理

3.4研究结果

3.4.1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检验

3.4.2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3.4.3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3.5讨论

3.5.1网络受欺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5.2网络受欺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

4研究2:高中生应对方式干预研究

4.1研究目的

4.2研究假设

4.3研究对象

4.4研究工具

4.5团体干预实验设计

4.6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4.7团体,曲里辅导实施阶段与目标

4.8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4.9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简述

4.10数据分析

4.11研究结果

4.11.1实验组、对照组团体辅导干预前的差异性检验

4.11.2实验组、对照组团体辅导干预后的差异性检验

4.11.3实验组、对照组的追踪测差异比较

4.11.4实验组前、后测和追踪测的纵向差异比较

4.11.5对照组前、后测和追踪测的纵向差异比较

4.11.6团体辅导效果问卷调查统计

4.12讨论

4.12.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后测和追踪测的横向差异比较

4.12.2实验组的前测、后测和追踪测纵向差异比较

4.12.3对照组的前测、后测和追踪测纵向差异比较

5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