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斑马鱼雄核发育及其雄性控制研究
【6h】

斑马鱼雄核发育及其雄性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鱼类的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1.1鱼类的性别

1.2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

1.3鱼类性别控制的常用方法

2鱼类雄核发育研究进展

2.1鱼类雄核发育的诱导方法

2.2雄核发育后代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2.3雄核发育的制约因素

2.4雄核发育个体的生长与发育

2.5雄核发育技术的潜在应用

第二章体表花纹作为斑马鱼雄核发育遗传标记的确定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鱼来源、性状及养殖条件

1.2实验鱼选择及编号

1.3实验设计

1.4群体繁殖验证

1.5数据统计

2结果

2.1自交

2.2正反交

2.3F1代自交

2.4测交

2.5群体繁殖

3讨论

第三章斑马鱼雌核紫外线辐射灭活及延迟受精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鱼的来源及养殖

1.2精子和卵子的获得

1.3雌核灭活

1.4数据统计

1.5单倍体染色体检测

1.6不同处理方法对延迟人工授精的影响

2结果

2.1灭活效果

2.2单倍体率

2.3不同处理方法对延迟人工授精的影响

3讨论

3.1不同处理方法对受精率的影响

3.2紫外线的灭活效果

第四章斑马鱼雌核发育单倍体、雄核发育单倍体及人工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的胚胎发育比较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鱼来源及养殖

1.2雌、雄性原核的灭活及人工授精

1.3人工诱导二倍体

2结果

2.1正常二倍体

2.2雌核发育单倍体

2.3雄核发育单倍体

2.4人工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

3讨论

第五章热休克诱导斑马鱼雄核发育二倍体产生

1材料和方法

1.1精卵来源及处理

1.2热休克处理

1.3二倍体克隆鱼的鉴定

2结果

2.1人工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的产量

2.2雄核发育克隆鱼鉴定

3讨论

第六章斑马鱼雄核发育后代的发育及在全雄控制上的应用

1材料和方法

1.1雄核发育后代的获得及养殖条件

1.2雄核发育鱼的生长

1.3雄核发育鱼的性别比例

2结果

2.1雄核发育鱼的生长

2.2斑马鱼雄核发育后代的性别比例

3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该文通过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了雄核发育(Androgenesis)及其通过雄核发育进行鱼类性别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体表为条纹状花纹的斑马鱼和体表为豹斑状花纹的变种豹斑马鱼分别自交,后代均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斑马鱼和豹斑斑马鱼体表花纹均为纯合基因控制.2.为筛选有效的斑马鱼雌核灭活手段,将斑马鱼卵直接进行紫外线照射,或置于纯水、Ringer氏溶液和Cortland鱼用生理盐水进行紫外线照射,结果表明,各种方法中均得到畸形鱼苗,并经染色体检查大多为单倍体;四种方法中在Cortland鱼用生理盐水中灭活效果最好,雌核安全灭活的紫外线剂量为120mJ/cm<'2>;而干法处理不能使雌核完全灭活,纯水中灭活后的卵子受精率较低,Ringer氏溶液的效果好于纯水,但较Cortland鱼用生理盐水差.延迟受精的结果也表明,盐度较高的Cortland鱼用生理盐水可以较好的保护卵子,维持较长时间的受精能力,和其他处理方法有明显的差异.3.通过比较正常二倍体、雌核发育单倍体、雄核发育单倍体和人工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四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速度和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单染色体组是造成胚胎畸型的主要原因,紫外线、热休克刺激也可有可能影响胚胎发育.4.用豹斑斑马鱼的精液与经雌核灭活的斑马鱼卵受精,热休克诱导斑马鱼雄核发育二倍体,经41.5±0.5℃热休克处理2min的结果表明,受精后不同的时间进行热休克处理结果有很大差异,分别在11min和23min出现两个二倍体产量高峰,最高二倍体诱导率为46.15﹪,出现在后一高峰,周期的斑马鱼雄核发育二倍体产量为2.45﹪.5.通过雄核发育斑马鱼鱼苗和杂交鱼苗的养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刚孵化的雄核发育鱼苗在体长和体重和都明显低于杂交鱼苗,但在1月龄以后,就没有了明显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