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治苹果采后病害拮抗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抑菌效果的研究
【6h】

防治苹果采后病害拮抗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抑菌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 要

第一章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意义

2拮抗酵母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

3拮抗酵母菌的作用机理

3.1营养、空间的竞争

3.2寄生作用

3.3诱导寄主抗性

3.4其它物质对拮抗效果的影响

4拮抗酵母菌的应用前景及问题

4.1应用现状

4.2发展前景

4.3存在问题

第二章拮抗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三章拮抗菌的筛选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in vitro”筛选

3.2混菌实验

3.3“in vivo”筛选

4讨论

第四章拮抗菌对苹果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浓度拮抗菌对苹果青、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3.2拮抗菌不同接种时间对青、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3.3混合菌株对苹果青、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3.4拮抗菌加CaCl2、壳聚糖对苹果采后青、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4 讨论

第五章拮抗菌在果实上的生长动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拮抗菌在苹果果实伤口的生长动态

3.2病原菌对伤口处拮抗菌生长动态的影响

4讨论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青霉病和灰霉病是苹果贮藏期的主要侵染性病害,是造成腐烂损失的基本原因。长期以来,使用化学杀菌剂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存在着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病原菌抗药性等诸多弊端,迫切需要新的安全的方法来取而代之。生物防治是选择对产品以及人体不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一种有效防治采后病害的新途径。 本研究旨在分离、筛选能够抑制苹果采后青、灰霉的拮抗酵母菌株,并测定所筛选出的菌株AY-2和F-5不同处理分别对苹果青霉病和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在果实伤口的定殖情况。主要结果如下: 1.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用稀释平板法,从果实表面以及果园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376个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应用琼脂移块法,离体筛选出12个菌株对青霉菌(Penicilliumexpansum)有拮抗作用,11个菌株对灰霉菌(Botrytiscinerea)有拮抗作用。进一步通过混菌试验和果实接种法,活体筛选出分别能明显抑制青、灰霉病的拮抗酵母菌AY-2和F-5,常温下抑菌率分别为81.67%和83.33%。 2.拮抗菌的抑菌试验:当拮抗菌浓度为106~108CFU/mL时,生物防治的效果与拮抗菌的浓度成正相关;分别在接种3×108CFU/mL拮抗菌AY-2和F-5的前48h、24h、4h、0h、后4h、24h、48h接种病菌,同时和推后病菌接种时间,都可以维持抑菌效果,但是提前接种病菌拮抗菌的抑菌力会有所降低。拮抗菌的接种时间越早防治病害的效果越明显;AY-2与34-9等体积混合用于防治青霉病,果实发病率为8.33%,优于AY-2和34-9单独使用的效果,差异显著;AY-2与F-5混菌,灰霉发病率为15%,34-9与F-5混合,灰霉发病率为13.33%,两种组合均稍好于F-5和34-9单独使用的效果,但并不显著;CaCl2能够明显增强拮抗菌AY-2的抑菌效果,壳聚糖与拮抗菌结合使用,青、灰霉发病率分别约高于单独使用时的1和3倍,抑菌力降低。 3.拮抗菌的生长动态:拮抗菌AY-2和F-5在有无青、灰霉菌作用的情况下都能够在果实伤口迅速生长定殖。菌株AY-2接种48h后,数量增加至116.67倍;同时接种青霉病菌,96h后AY-2的数量可增加至132.67倍;拮抗菌F-5接种72h后,数量增加了近200倍,同时接种灰霉病菌,72h后繁殖数量是起始值的290.12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