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养殖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分离与鉴定
【6h】

养殖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分离与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前言

1引言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1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病常见病原

1.1嗜水气单胞菌

1.2温和气单胞菌

1.3链球菌

1.4爱德华氏菌

1.5弧菌

1.6柱状嗜纤维菌

2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病流行病学

2.1革兰氏阳性菌(G+)

2.2革兰氏阴性菌(G-)

3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病致病机理

4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病诊断技术

4.1选择性培养基

4.2细菌生化鉴定用品

4.3免疫诊断技术

4.4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4.5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

5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病控制方法

6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6.1养殖模式落后,养殖技术低下

6.2养殖方式分散,养殖规模偏小

6.3出口产品单一,缺乏品牌效应

6.4良种化

6.5产业化

6.6信息化

6.7技术化

第三章尼罗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调查和防治

1材料和方法

1.1调查方法

1.2调查内容

2结果和分析

2.1细菌性赤皮病(腐皮病)

2.2细菌性肠炎病

2.3细菌性烂鳃病

2.4烂尾病

2.5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

2.6突眼病

2.7疖疮病(洞空病)

2.8链球菌病

2.9爱德华氏菌病

2.10假单胞菌病

2.11弧菌病

2.12细菌性腹水病

2.13细菌性败血病

2.14类结节病

2.15烂体病

3讨论

第四章尼罗罗非鱼“突眼”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物筛选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鱼和实验菌株

1.2病原菌的分离

1.3菌株的致病力测试

1.4病原菌鉴定

1.5药物筛选与治疗实验

1.6野外药物治疗实验

1.7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2结果与分析

2.1菌株的致病力

2.2自动鉴定系统测定

2.3菌株的特性

2.4药物筛选

2.5治疗效果

2.6凝集抗体效价

3讨论

4小结

第五章患病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病鱼来源及其症状

1.2病原菌的分离

1.3菌株的致病力测试

1.4病原菌种类的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菌株的致病力

2.2菌株的特性

3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共分三部分论述了养殖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分离与鉴定,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对尼罗罗非鱼养殖主要细菌性疾病进行全面调查,通过2005-2006近两年的调查,发现了养殖尼罗罗非鱼常见的15种细菌性疾病,针对各种疾病阐述了其流行病学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危害程度以及控制方法,以期为生产实践和科研作参考。 第二部分介绍了作者对尼罗罗非鱼“突眼”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2006年5月上旬至10月上旬,福建省漳州市和广东省广州市人工养殖的尼罗罗非鱼陆续发病,主要症状为病鱼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眼球突出,浑浊发白,有的单突,有的双突,严重的眼球脱落,少数伴有严重的烂鳃,所解剖病鱼,有不同程度腹水、肾组织糜烂淤血,肝脏有淡黄色斑块,触之易碎。胆囊肿大为正常的2-4倍,呈墨绿色,肠道透明,内有黄色液体,食物残渣少,鳃盖、鳍及肌肉等部位充血、出血,肝脏呈暗褐色。首先,从福建省漳州市人工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分离到3个菌株,经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3菌株能够导致供试尼罗罗非鱼100%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API细菌鉴定系统结果,TE60829NA,TL/50910NA和TL/60914NA证实为病原菌—痢疾志贺氏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不具动力的短杆菌,通过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可以粗略的筛选出效果相对明显的药物,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羧苄西林、红霉素、多西环素、氟哌酸、卡那霉素敏感,对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磺胺和庆大霉素不敏感。然后在试管内测定了5种效果明显的抗菌药物对尼罗罗非鱼“突眼”病致病菌的抑、杀菌作用。将氨苄青霉素按4.0μg/g鱼体重的用药量拌和在饲料中,投喂患病的尼罗罗非鱼,在用药后的第二天,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连续用药三天后,即停止了死亡。证明了氨苄青霉素对尼罗罗非鱼“突眼”病有很好的疗效;最后将痢疾志贺氏杆菌制备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F-SD(Formalin killed S. dysenteria,F-SD)、苯酚灭活菌苗P-SD(Phenolkilled S.dysenteria,P-SD)、热灭活菌苗H-SD(Heat killed S.dysenteria,H.SD)分别接种注射昆明鼠后,通过测定受免昆明鼠血清中的凝集抗体效价,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用不同方法制备的3种菌苗注射接种昆明鼠后第31 d后,经受免疫的昆明鼠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F-SD免疫组最高,P-SD免疫组次之,凝集抗体效价最低的为H-SD免疫组,而对照组中血清中的凝集抗体效价都很低。 第三部分论文报道了从湖北省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清江河内养殖网箱中患病斑点叉尾鲴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鲴上共分离19个菌株,经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1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80%-100%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11个菌株中的BH-001,BH-005,BH-009和BH-011等4个菌株属于叉尾鲴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而BH-002,BH-015,BH-017和BH-019等4个菌株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而BH-004,BH-013和BH-016等3个菌株尚未能鉴定其种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