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潜力与布局的初步研究
【6h】

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潜力与布局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其范围

1.1.1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城市森林的范围

1.2国内外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1.2.1城市森林组成类型

1.2.2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1.2.3城市森林景观规划

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我国城市森林生态建设现状

1.3.2目前城市森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3.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2.1.1城市森林的组成类型

2.1.2城市森林布局特征

2.1.3城市森林景观布局生态规划

2.2研究方法

2.2.1城市森林的组成类型的研究方法

2.2.2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的研究方法

2.2.3城市森林景观布局研究

2.3研究技术路线图

3.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潜力与布局研究

3.1研究区概况

3.2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潜力分析

3.2.1森林资源增加潜力

3.2.2湿地保护与建设

3.2.3三网优化潜力

3.3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布局研究

3.3.1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布局的基本理论

3.3.2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3.3武汉市城市圈森林景观布局研究

3.3.4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总体布局

3.3.5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分区布局

4.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文阐述了城市森林概念的涵义和分类方法,扩充了城市森林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提出了城市森林景观规划的5个步骤:基础资料调查--确定规划目标及功能--生态规划--规划与设计的实施--规划项目管理。并将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应用于对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潜力及布局研究中。
   武汉市实际的未利用土地可绿化潜力为17160.3~33287.08公顷。16°以上的坡耕地共有935.23公顷坡耕地可用于未来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三网绿化潜力在7465.45~76556.38公顷之间。
   武汉“1+8”城市圈的森林建设布局框架可以概括为:水轴林扇,多组团多廊道。水轴是指由本地区的长江、汉水两大水系干流构成的城市发展生态轴。林扇是指外围呈扇形环抱整个城市圈的山地丘岗森林,共同构成一个形似“梅花”、环抱整个城市圈的5个绿色森林扇。多组团是指依托城市圈内众多的丘岗森林和湖泊湿地,通过保护、连通、恢复等措施,构建起多个隔离、保护各城镇的的楔形生态组团。多廊道是指通过骨干道路、河流水系绿化建设,形成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沟通城市圈内外的生态廊道。
   武汉市城市森林景观的总体布局为“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实现森林、湿地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武汉市城市森林分区布局,由内向外可以划分成三个生态圈层,即城近郊区生态景观圈、垅岗平原生态产业圈和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圈。
   建议首先从机制层面入手,抓住武汉市“1+8”城市圈的提出,以及该城市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历史性机遇,逐渐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市圈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一体化,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汤吉超;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林业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鹏程;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绿化规划;
  •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布局; 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