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期中国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6h】

转型期中国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1 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3.2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1.4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1.4.1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研究内容与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点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经济转型与转型经济

2.1.2经济增长与农业

2.1.3环境污染

2.2理论基础

2.2.1经济增长理论

2.2.2人力资本理论

2.2.3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理论

2.2.4经济增长与环境

3转型期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3.1引言

3.2文献评述与研究起点

3.2.1文献评述

3.2.2研究起点

3.3中国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特点

3.3.1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概况

3.3.2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特点

3.4理论模型设定

3.5变量描述与数据准备

3.6实证结果与讨论

3.6.1实证结果

3.6.2讨论

3.7本章小结

4农业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4.1引言

4.2化学品投入与农业增长

4.2.1化肥投入与农业增长

4.2.2农药投入与农业增长

4.2.3农膜投入与农业增长

4.2.4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

4.3化肥污染及其影响

4.3.1化肥的生产与施用现状

4.3.2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

4.3.3化肥污染现状分析

4.3.4化肥污染的影响

4.4农药污染及其影响

4.4.1农药的生产与使用现状

4.4.2农药使用的区域分布特征

4.4.3农药使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性

4.4.4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5农膜污染及其影响

4.5.1农膜使用现状

4.5.2农膜使用的区域分布特征

4.5.3农膜污染现状分析

4.5.4农膜污染的影响

4.6本章小结

5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宏观经济分析

5.1引言

5.2文献分析与借鉴

5.2.1传统EKC的实证研究

5.2.2传统EKC的扩展研究

5.2.3 ACT(2001)及其后继者的研究——结构式EKC模型

5.3估计模型与研究思路

5.3.1理论基础

5.3.2实证模型

5.3.3实证分析步骤

5.4变量描述与数据准备

5.5实证结果与讨论

5.5.1简约式EKC估计

5.5.2 EKC扩展式的估计

5.5.3结构式模型估计

5.6本章小结

6农业污染形成的原因解析

6.1 引言

6.2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根源

6.2.1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6.2.2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6.3农业污染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6.3.1农业污染的市场失灵

6.3.2农业污染的政府失灵

6.4农业污染产生的成因

6.4.1农业发展中的结构转变与要素替代

6.4.2政策、制度方面的成因

6.5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与讨论

7.1研究结论

7.1.1农户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7.1.2转型期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

7.1.3农业增长的环境后果不容忽视

7.1.4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宏观趋势

7.1.5农业污染形成的原因解析

7.2政策含义与对策建议

7.2.1促进农业增长的政策含义

7.2.2农业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

7.3讨论与展望

7.3.1研究的不足之处

7.3.2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大幅提高。在自然资源禀赋并不十分理想的条件下,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从而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但是,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中国在持续地保证农产品充分供给的同时,却面临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威胁。近些年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对环境的污染,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时期,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探寻农业增长与发展新的突破口,并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目前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论文以中国的经济转型期为背景,以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为研究基础,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将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并基于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加入其他的控制变量,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估计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找到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二,分析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对农产品增产、农业增值的作用,并进一步论述化学品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由此指明农业污染问题不可忽视。第三,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范式为基础,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判断目前我国农业污染所处的阶段。具体包括:①运用传统的简约式EKC估计模型及其扩展式,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化学品使用之间的宏观趋势;②运用结构式估计模型,估计农业增长对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第四,主要从宏观层面的农业部门、社会与政府角度来分析农业污染形成的原因。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改革开放以来,农户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本投资。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对人力资本投资已是他们日常生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投资力度受到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潜力巨大。
   (2)传统要素和人力资本均是农业增长的驱动因素,其他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物质资本、土地和化肥投入是农业增长的源泉,其中土地是重要源泉。教育投资对农业增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迁移投资,健康投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经济结构、城市化、对外贸易、财政支农、政府的经济活动参与度、国有化程度等因素均对农业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
   (3)化学投入品对农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化学品的不正确使用甚至滥用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严重时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农业污染问题不可忽视。
   (4)简约式和结构式模型估计结果均说明,环境污染状况随着农业的增长进一步恶化。简约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处于EKC左半段,三要素的投入密度随着农业增长而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结构式模型显示,农业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为负(伴随着农业增长和规模扩大,化学品使用密度提高),技术效应为正(伴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化学品施用密度降低),结构效应因化学品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农业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占居主导地位,伴随农业增长,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简约式和结构式模型估计结果一致。
   (5)微观层面的农户在化学品使用选择上主要受利益的驱动,化学品使用所可能引起的污染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结构变动和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替代是化学品使用增加的原因之一,但结构变动和要素替代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之一。对农业污染形成原因的分析还需从社会与政府层面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因:粮食安全保障与产业政策、区域性贫困、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污染控制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对流域的综合管理、环境污染管理体制的冲突、农业与环境政策的脱离、农业污染治理法律缺失、环境教育不足。
   论文的可能创新有以下三点:
   (1)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分析了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往有关农业增长与农业污染的研究比较零散,或者局限于探讨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或者主要分析农业污染产生的方式和原因。本文则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利用近期数据定量分析农业增长的源泉,发现我国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对化肥、土地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第二,在肯定农业化学品使用的重要贡献的同时,指出不能忽视化学品使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并进一步对农业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宏观经济分析,以判断目前我国农业污染所处的阶段。在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两者的结合研究方面做了一个尝试,这也可以说是研究视角的创新。
   (2)以主流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范式为基础,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第一,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将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利用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二,将EKC研究理论与实证方法应用到农业领域,利用简约式的估计模型分析农业增长与化学品投入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利用经过改进的结构式EKC模型,分析农业增长对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通过以上两类模型的估计来判断目前我国农业污染所处的阶段。这可以说在实证方法应用方面有所创新。
   (3)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农户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本投资,其中教育投资始终放在首位,迁移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健康投资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但健康需求潜力巨大;教育投资对农业增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迁移投资,健康投资的贡献不明显:城市化、对外贸易、财政支农、非国有化、政府经济活动参与度等对农业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化学品使用的强度从而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等。根据分析结果,取得了有价值的政策含义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建议,这对于进一步认识农业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