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6h】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理论依据

1.4.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假设

1.4.5 研究方法

1.4.6 研究框架

1.4.7 研究的创新性

1.4.8 调查地点及样本的基本情况

1.5 本章小结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2.2.1 农村外出从业的劳动力数量大,总数呈上升趋势

2.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地以省外为主

2.2.3 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

2.3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寻找工作的途径单一

2.4 本章小结

3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外部因素分析

3.1 政策制度因素

3.2 经济因素

3.3 科技因素

3.4 社会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微观个体因素分析

4.1 劳动力的个人特征

4.2 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4.3 劳动者的家庭构成

4.4 劳动者的身体状况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和建议

5.3 研究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转移到城镇工作。本文以理性选择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社会学、经济学理论为支撑点,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湖北省监利县的四个村为调查地点,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微观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建议。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一是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分析:二是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外部因素;三是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微观个体因素;四是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政策和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个案访谈以及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资料,本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
   首先,通过实地研究,结合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流向,指出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大多数从事建筑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非农产业。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地域流向以外省为主。湖北等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广东等外省经济比较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大多数选择沿海省市。
   再次,国家制度政策因素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另外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宏观外部因素也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国家制度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国家制度政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制度政策的某些不合理方面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促进作用。
   最后,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家庭构成、身体状况等微观个体因素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男性、受教育程度高,身体状况好的青年劳动力更容易实现转移,但是婚姻状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家庭构成对女性劳动力的影响比男性劳动力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