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用禽流感(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6h】

人用禽流感(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 文 缩 略 词 表

1前 言

1.1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与流感大流行

1.2 国内外该制品研究、上市现状

2目的与意义

3材料与方法

3.1实 验 材 料

3.1.1 生产用鸡胚

3.1.2 毒种

3.1.3 细胞

3.1.4主要仪器

3.1.5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1.6 主要试剂的配置

3.2实 验 方 法

3.2.1 病毒的接种(使用Rame-hart自动接种机接种病毒) 3.2.1.1 接通高效层流罩电源通风20min以上。

3.2.2 病毒培养

3.2.3 病毒收获(使用Rame-hart自动收获机收获病毒)

3.2.4 血液凝集测定HA滴度(HA)

3.2.5 血凝抑制试验(HI)

3.2.6 无菌实验

3.2.7 支原体检测

3.2.8 流感病毒血凝素含量测定(SRID)

3.2.9 内毒素含量检测

3.2.10 异常毒性检测

3.2.11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3.2.12 卵清蛋白含量的测定

4 实 验 结 果

4.1 H5N1禽流感病毒NIBRG-14株在MDCK细胞上的培养

4.1.1 MDCK细胞生长曲线

4.1.2 不同MOI值下H5N1禽流感疫苗株在MDCK细胞上的培养观察

4.2 鸡胚生产病毒原液

4.2.1确定合适的病毒感染剂量

4.2.2 最佳收获时间

4.2.3 灭活剂最佳灭活剂量、最佳灭活时间的选择

4.2.4 微滤、浓缩及纯化工艺

4.2.5病毒的鉴定

4.2.6 工艺验证

4.2.7 人用大流行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半成品

4.2.8 分装人用大流行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成品

5 讨论与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流感的发病率一直以来居高不下,它所引起的并发症非常严重,导致死亡率较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公告,全球每年人流感病例为6亿~12亿,死亡50~100万人,自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了意大利的鸡感染禽流感至今,禽流感呈世界性流行。H5N1禽流感病毒突破种间障碍感染人,大流行性流感无法预测。WHO预言,下一次流感大流行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早和晚的问题。因此,做好大流行流感疫苗研发和关键技术平台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流感大流行采取的重大举措。目前,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主要分布在亚洲,特别是印尼、越南和中国,对其分离的毒株进行血清学、致病性和基因结构等分析表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H5N1具有高度变异的特性,就中国分离的毒株就存在南北之分。因此,WHO要求各国开展大流行流感原型疫苗的研究。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感染的唯一有效途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人用大流行性流感疫苗”,是以H5N1禽流感病毒NIBRG-14疫苗株进行生产的,疫苗研发、生产工作中,产业化规模生产工艺尤为重要。
  本论文针对人用禽流感(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产业化规模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比较了细胞培养(MDCK细胞)和鸡胚培养禽流感(H5N1)病毒, MDCK细胞培养最高可达到约8.00lgTCID50/ml,但其不稳定且其宿主细胞DNA残留难以获得生产文号,因此最终确定了以传统的鸡胚为病毒培养基质;采用不同感染剂量的病毒接种9~10日龄鸡胚,分别研究了病毒感染剂量、病毒EID50与血凝滴度的关系。每个剂量分别取0.1ml、0.2ml接种鸡胚,分别在感染病毒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收获鸡胚尿囊液,根据病毒 EID50和血凝滴度结果确定了最佳病毒感染剂量为103 EID50、0.1ml/胚;确定了最佳收获时间为56~72h;为减少灭活剂对病毒免疫原性的影响,对甲醛灭活病毒的灭活剂量及最佳灭活时间进行了选择,将甲醛溶液稀释后分别加入至大流感病毒液,使甲醛终浓度分别为1:5000、1:10000、1:20000。混匀后放入4℃冰箱,分别在第1至第7天每天取样,然后进行灭活验证试验,依据灭活后HA结果确定了最佳灭活剂(甲醛)的最佳灭活浓度为1/10000、最佳灭活时间为144h;根据鸡胚尿囊液的特性,选用0.45+0.22μm的滤芯进行微滤,既可去除病毒尿囊液中鸡胚碎片和大分子的杂质,又达到了除菌过滤的效果;根据病毒分子本身的物理性质和相关文献,选择300KD的膜包进行超滤;比较了离心纯化法和柱层析纯化法,离心法选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柱层析纯化法选用Sepharose4 Fast Flow凝胶层析,根据纯化数据及回收率确定了纯化工艺。因此,本论文优化了人用禽流感(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产业化规模生产的工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