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分析——基于江西省W县的调查
【6h】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分析——基于江西省W县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

1.3.2 对合作经济组织中农户参与意愿和行为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理论依据

1.4.2 核心概念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思路

1.4.6 研究可能的创新性

2.调查区域及样本的基本情况

2.1 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

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3.W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

3.1 W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背景

3.2 W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3.3 典型组织--GF果业合作社

4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意愿和行为的实证分析

4.1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

4.1.1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组织意愿的总体描述

4.1.2 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知

4.1.3 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选择意愿

4.2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动机

4.2.1 利益驱使

4.2.2 规避风险

4.2.3 从众行为

4.3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

4.3.1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预期

4.3.2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现状分析

4.3.3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困境

4.3.4 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类型

5 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分析

5.1 宏观外部因素

5.1.1 政府的支持力度

5.1.2 市场的环境特征

5.1.3 组织的发展状况

5.2 微观个体因素

5.2.1 农户的思想观念

5.2.2 农户的个人特征

5.2.3 农户对组织的认知状况

5.3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列表

展开▼

摘要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理性选择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为支撑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江西省W县为调查地点,对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研究的内容有:
   第一,分析W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第二,描述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
   第三,对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意愿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四,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首先,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知程度较低、参与组织的比例不高,但是具有参与组织的意愿和动机。
   其次,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选择意愿具有一致性。组织发展模式方面,农户更倾向选择农业生产大户和龙头企业牵头兴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成员方面,农户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有不同身份的成员参与;组织运作资金筹集方式方面,农户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应通过社员入股、银行借贷、政府补贴等方式筹集运作资金;组织利益分配方式方面,农户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盈余应按照比率提取公积金,剩余通过股金分红、按交易量(额)返利等方式分配。
   再次,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效果比较差,农户对组织的满意度不高,对组织表现出较强的不信任感。
   最后,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是受多种因素所致。宏观外部因素中政府的支持力度、市场的环境特征、组织的发展状况,微观个体因素中农户的思想观念、性别、文化程度、干部经历、农户对组织的认知状况对农户参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农户的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对农户参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