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藿香油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h】

广藿香油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微胶囊技术定义

1.2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微胶囊壁材

1.3.1 海藻酸钠

1.3.2 壳聚糖

1.3.3 明胶

1.3.4 阿拉伯胶

1.4 微胶囊新型壁材

1.5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5.1 空气悬浮法

1.5.2 喷雾干燥法

1.5.3 挤压法

1.5.4 凝聚法

1.5.5 原位聚合法

1.5.6 干燥浴法

1.6 微胶囊的新型制备方法

1.6.1 分子包埋法

1.6.2 超临界流体微胶囊制备技术

1.6.3 微生物微胶囊法

1.7 微胶囊化的作用

1.8 微胶囊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8.1 矿物质的微胶囊化

1.8.2 风味剂

1.8.3 食品防腐剂

1.8.4 维生素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1.8.5 益生菌

1.8.6 粉末油脂

1.9 微胶囊技术在医药中的应用

1.10 广藿香油

1.10.1 广藿香油的成分

1.10.2 广藿香油的作用与应用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广藿香油微胶囊的制备

2.1 仪器与试剂

2.1.1 试剂

2.1.2 仪器

2.2 广藿香油最大紫外吸收波长的确定

2.3 绘制广藿香油正己烷溶液紫外吸收标准曲线

2.4 广藿香油微胶囊的制备原理

2.5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2.6 乳化剂的选择

2.7 交联剂的选择

2.8 壳聚糖的种类确定

2.8.1 微胶囊形貌分析

2.8.2 载药量和包覆率的测定

2.8.3 壳聚糖粘度的测定

2.8.4 结论与讨论

2.9 正交实验

2.9.1 设计正交实验

2.9.2 正交实验结果

2.9.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9 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2.10 本章小结

3 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3.1 表征方法

3.1.1 红外光谱的表征

3.1.2 微胶囊的粒径测定

3.1.3 微胶囊的外观形貌观察

3.1.4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考察

3.1.5 微胶囊的激光共聚焦分析

3.1.6 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3.1.7 微胶囊的缓释性能表征

3.1.8 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

3.2 表征结果与讨论

3.2.1 红外光谱分析

3.2.2 粒径测量结果

3.2.3 微胶囊的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2.4 微胶囊透射电镜的结果分析

3.2.5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3.2.6 微胶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3.2.7 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覆率

3.2.8 微胶囊缓释曲线

3.2.9 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

3.3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广藿香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广藿香油是从广藿香茎叶中提取的挥发油。广藿香油中含有广藿香醇、广藿香酮、丁香油酚、桂皮醛等有效成分。广藿香油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由于广藿香油的有效成分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气味强烈,不便于贮藏、运输和药物剂型多样化等,限制了它的作用效果和作用范围。微胶囊技术具有保护芯材、控制释放以及改变物料形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微胶囊技术的优点,将广藿香油制成微胶囊。广藿香油经过微胶囊化后,既能保持广藿香油本身的特性,还可以掩盖其强烈的气味、保护有效成分、控制释放速率,将广藿香油微胶囊化后,使液态油变成粉末,更利于广藿香油的贮存、运输和应用。因此,将广藿香油微胶囊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研究以广藿香油为芯材,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复合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对广藿香油进行包埋,制备广藿香油微胶囊。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碱性多糖,而阿拉伯胶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胶。两种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生物降解,并且都对人体无毒无害,保证了使用安全,而且两种材料的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十分适合作为微胶囊的壁材。制备微胶囊的主要操作分为乳化、复凝聚和交联固化三部分。对影响微胶囊形成的因素,例如壳聚糖的种类、壁材的浓度和比例、芯壁比、乳化条件、反应pH、交联剂的选择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及工艺优化。确定了制备广藿香油微胶囊的最佳条件:采用中低粘度的壳聚糖、壳聚糖浓度0.5%、阿拉伯胶浓度4%、芯壁比1∶2、复凝聚pH值4.5,搅拌转速为2000r/min,选用香草醛作为交联剂,制得微胶囊产品。
   对制得的微胶囊产品采用紫外检测方法进行测量,其载药量为26.1%,包封率62.62%左右,达到了有效地包埋广藿香油;使用数码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电镜、透射电镜等观察微胶囊的外观和结构,发现成球情况良好,球形美观均匀;经激光粒度扫描仪扫描,测得复凝聚法微胶囊产品的平均粒径为17μm,符合微胶囊粒径要求,而且粒径分布均匀;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广藿香油包埋成功;微胶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和贮藏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