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鹅褪黑素受体Mel-1c基因的克隆和血清褪黑素含量的研究
【6h】

鹅褪黑素受体Mel-1c基因的克隆和血清褪黑素含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褪黑素简介

2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代谢与分布

2.1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

2.2 褪黑素的代谢

2.3 褪黑激素分布和调节

2.4 褪黑素的节律变化和调节机制

3 褪黑素的生理作用

3.1 褪黑素对繁殖系统的作用

4 褪黑素受体

4.1 命名与分类

4.2 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4.3 体内分布

5 SMARTer RACE技术原理

5.1 SMARTer RACE技术简介

5.2 RACE引物的设计

5.3 5'RACE反应试验原理

5.4 SMARTer RACE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5.5 RACE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6 SNP分子标记

7 试验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内容

试验一 鹅褪黑素受体Mel-1c基因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1 引言

2 试验材料

3 试验方法

4 结果分析

5 讨论

试验二 鹅血清褪黑素含量的研究

1 引言

2 试验材料

3 试验方法

4 结果分析

5 讨论

第三章 结论

1 主要研究成果

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主要由松果体合成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规律呈典型的昼夜节律以及季节性变化,褪黑素的浓度在夜间升高,白天降低;在长日照季节,褪黑素浓度较低,短日照季节浓度较高。褪黑素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多个位点,调节光照信息和生殖系统的关系,在季节性繁殖动物对于光照敏感性的调控上,褪黑素就表现为刺激短日照繁殖动物的繁殖活动,抑制长日照繁殖动物的繁殖活动,褪黑素还参与动物的生殖、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的生物调节。褪黑素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其生理功能,鹅体内存在三种褪黑素受体Mel-1a、Mel-1b、Mel-1c,其中Mel-1c受体只存在于禽类、两栖类和鱼类中,未在哺乳动物中发现。本试验旨在克隆出鹅的褪黑素受体Mel-1c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寻找鹅Mel-1c基因编码区SNP位点的分布情况。并测定鹅血清中褪黑素的含量,分析其与品种和季节间的关系,以期为通过调控褪黑素来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选用鹅为研究对象,提取脑组织的总RNA,采用SMARTer RACE技术,扩增得到1158bp的鹅Mel-1c的DNA序列,通过NCBI中已经公布的鸡Mel-1c(U31821)序列比对发现,同源性为91%,绿头鸭的Mel-1c受体基因同源性为97%,从构建的进化树可见用Mel-1c受体基因构建的各种动物的分子进化树与传统物种进化关系基本一致,Mel-1c型受体的进化树分析表明本试验克隆的鹅的Mel-1c受体基因与绿头鸭的归为一类。
   提取鹅血细胞中DNA,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法分段扩增基因编码区序列,测序,与参考序列比对后统计结果。共发现5个多态性位点,其中3个位于编码区,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分别为G486A、G501A和T699A,另外2个为位于3’端非编码区的G1116A和G1119A。
   采用ELISA技术和RIA技术分别测定皖西白鹅和白罗曼鹅的夜间血清中褪黑素含量,分析在不同月份、不同品种间褪黑素的含量。从分析结果可看出皖西白鹅和白罗曼在8月份的褪黑素含量显著高于6月份,在6月份和8月份,不同品种间的褪黑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皖西白鹅明显高于白罗曼鹅。结论:褪黑素含量与品种、季节存在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