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选择——以广州D社区为例
【6h】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选择——以广州D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简要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依据

2.1.1 需求层次理论

2.1.2 活动理论

2.1.3 社会建构理论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

2.4 概念界定

2.4.1 老年人

2.4.2 居家养老

2.4.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5 研究方法

2.5.1 资料收集方法

2.5.2 资料分析的方法

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3.1 我国目前养老服务的现状

3.1.1 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服务模式

3.1.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越性

3.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2.1 资金供给管道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

3.2.2 社区硬件设施不完备,服务差异大

3.2.3 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低

3.2.4 小结

3.3 广州市D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调查

3.3.1 社区的基本情况

3.3.2 调查对象

3.3.3 资料收集方法

3.3.4 D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需求

3.3.5 需求结果分析

4 小组工作模式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4.1 小组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越性

4.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小组工作

4.2.1 “常见疾病”互助小组策划

4.2.2 小组活动过程分析

4.3 小组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效与不足

4.3.1 小组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效分析

4.3.2 小组活动成效分析总结

4.3.3 小组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

5 小组工作模式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5.1 做好活动评估,完善服务内容

5.2 做好活动设计,提高服务质量

5.3 提高工作服务水平,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而老有所养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为应对庞大的养老需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已初见成效。近年来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一种趋势,这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顺应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要求。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还不高,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形式上可以完善养老形式,从内容上可以丰富居家养老的内容,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工作介入有三种模式,选择何种介入模式,以及如何介入,都是需要研究和考虑的问题。
   根据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和老年人的特点,相比个案和社区介入模式,小组介入模式有着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等优势。小组工作介入居家养老,首先通过需求调查评估老年人群体的需求,然后将同质性的老年人组成小组开展小组活动,利用社工的专业技能和小组的团体力量,促进老年人的发展,最终达到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果的目的。
   根据对小组活动的效果评估数据和参与活动的老年人访谈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广州D社区的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的小组活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学习、娱乐以及交友的平台,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高了他们自助互助能力,建立了社区支持网络,从而促进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社会工作在广州已经试运行一段时间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本土的实践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这里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广州D社区的社会工作介入的案例,探讨小组介入模式的运用,根据小组活动的结果评估,归纳总结出小组介入模式在实践中的成效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活动评估,满足老年人需求;做好活动策划,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水平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