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脂肪水平及水分条件下饲料生霉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6h】

不同脂肪水平及水分条件下饲料生霉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综述

前言

1 饲料霉变的危害

1.1 饲料霉变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1.2 饲料霉变对饲料适口性的影响

1.3 饲料霉变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2 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状

2.1 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现状

2.2 玉米、豆粕饲料原料黄曲霉毒素污染差异性

3 高脂日粮应用

4 饲料霉变程度的评价

4.1 感官评价

4.2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

4.3 霉菌总数和霉菌毒素

4.4 饲料中营养成分

4.5 过氧化值

4.6 酸价

4.7 其它评价指标

5 本研究的意义

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2 主要仪器

3 饲料样品的配制及处理

3.1 不同脂肪水平饲料配制及样品采集方法

3.2 不同脂肪类型饲料配制及样品采集方法

3.3 不同脂肪组成的玉米、豆粕的配制及样品采集方法

4 测定项目与方法

5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品质变化及生霉测定结果

1.1 水分测定结果

1.2 粗蛋白质测定结果

1.3 粗脂肪测定结果

1.4 粗灰分测定结果

1.5 无氮浸出物测定结果

1.6 酸价测定结果

1.7 霉菌总数测定结果

1.8 黄曲霉毒素B1测定结果

2 不同脂肪类型饲料品质变化及生霉测定结果

2.1 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测定结果

2.2 粗蛋白质测定结果

2.3 粗脂肪测定结果

2.4 粗灰分测定结果

2.5 无氮浸出物测定结果

2.6 酸价测定结果

2.7 霉菌总数测定结果

2.8 黄曲霉毒素B1测定结果

3 改变玉米、豆粕脂肪组成后测定结果

3.1 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测定结果

3.2 霉菌总数测定结果

3.3 粗脂肪测定结果

3.4 酸价测定结果

3.5 黄曲霉毒素B1测定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脂肪水平和水分对饲料霉变的影响

2 脂肪水平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3 脂肪类型和水分对饲料霉变的影响

4 脂肪类型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5 脂肪及其组成对玉米、豆粕生霉及品质变化影响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脂肪水平及脂肪类型与饲料生霉的关系,同时研究了脂肪组成对玉米、豆粕霉菌生长、品质变化及黄曲霉毒素B1污染水平差异性的影响。
   试验方法:
   1.不同脂肪水平饲料生霉发生规律研究方法:在以玉米、豆粕和麸皮为基础的混合饲料中分别添加4%、6%、8%、10%、12%豆油,每一脂肪含量下水分含量分别为10%、13%和16%,于(28±1.5)℃条件下培养60 d,分别于第0、15、30、45、60 d取样,分别测定饲料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酸价、霉菌总数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
   2.不同脂肪类型饲料生霉发生规律研究方法:在以玉米、豆粕和麸皮为基础的混合饲料中分别添加12%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和鱼油,每一脂肪类型水分含量分别为10%、13%和16%,于(28±1.5)℃条件下培养60 d,分别于第0、15、30、45、60 d取样,分别测定饲料水分、水分活度、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酸价、霉菌总数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
   3.脂肪及其组成对玉米、豆粕霉菌生长、品质变化及黄曲霉毒素B1含量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在玉米、豆粕中分别添加玉米油和豆油,使配制后玉米、豆粕中脂肪含量为5%,水分含量为18%,于(28±1.5)℃条件下培养20 d,分别于第0、5、10、15、20 d取样,测定玉米、豆粕水分、水分活度、粗脂肪、酸价、霉菌总数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
   试验结果:
   1.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脂肪对饲料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饲料酸价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脂肪含量越高其酸价越高;对饲料霉菌生长没有影响(P>0.05),不管饲料脂肪含量高低,饲料霉菌总数在高水分含量时(16%)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在低水分含量时(10%、1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对饲料黄曲霉毒素B1产生没有影响(P>0.05)。由此可见,脂肪不是影响饲料霉变的主要因素,水分是影响霉变的关键因素。
   2.在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类型油脂对饲料水分、水分活度、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脂肪类型饲料酸价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脂肪类型对饲料霉菌生长没有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0%与13%水分含量下,各处理组饲料霉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16%水分含量下,各处理组饲料霉菌总数显著升高(P<0.05);饲料脂肪类型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没有影响(P>0.05)。由此得到,饲料霉变与其所含脂肪类型无关,水分含量是影响霉变的主要因素。
   3.在玉米、豆粕中分别添加玉米油和豆油,对玉米、豆粕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首先表现出递减的趋势,后出现增加的趋势;对玉米、豆粕粗脂肪含量没有影响(P>0.05);各处理组玉米、豆粕酸价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升高(P<0.05);改变玉米、豆粕中脂肪组成对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没有影响(P>0.05)。由此得到,改变玉米、豆粕中脂肪组成对玉米、豆粕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没有影响。
   试验结论:
   脂肪水平对饲料培养期间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没有影响,对酸价有显著影响,对饲料中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没有影响;饲料中水分含量是影响霉菌生长的主要因素。饲料中不同脂肪类型对饲料培养期间水分、水分活度、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没有影响,对饲料中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没有影响;饲料中水分含量是影响霉菌生长的主要因素。改变玉米、豆粕中脂肪组成对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没有影响,对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没有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