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落文化与妇女角色的构建——基于Z村妇女的个案分析
【6h】

村落文化与妇女角色的构建——基于Z村妇女的个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妇女角色的研究

1.3.2 村落文化的研究

1.3.3 村落文化与妇女关系的研究

1.3.4 综述小结

1.4 研究设计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概念界定

1.4.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

2 村落基本情况介绍

2.1 Z村概况

2.2 访谈对象简介

3 村落中的文化

3.1 个体和家庭层面

3.1.1 生命伦理

3.1.2 劳动文化

3.1.3 代际伦理

3.2 村落社会层面

3.2.1 交往伦理

3.2.2 性别规范

4 村落文化中的妇女角色

4.1 个体与家庭角色

4.1.1 宗族角色

4.1.2 夫妻角色

4.1.3 亲子角色

4.2 村落公共角色

4.2.1 个体交往中的角色

4.2.2 公共参与中的角色

5 结论、建议与不足

5.1 结论

5.1.1 传统文化制约下妇女角色的构建

5.1.2 现代文化进程中妇女角色的转型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毕业论文研究设计

附录二 Z村半结构式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个案名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村落文化作为本土的文化形式,是对农村社会状况以及村民的行为最具解释力与概括力的一个概念,对于村落中的成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强大的约束力。而留守妇女作为村落中的常驻群体,是村落文化的主要载体,她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角色会更多的受到村落文化与规范的约束。村落文化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力量,支配着她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她们在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角色。
   本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选取一个村落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参与式的观察与深入的个案访谈,全面了解村落的生活常态以及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常态,把握村落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规范,并尝试探讨村落文化规范对妇女角色的影响,分析妇女在村落文化规范的影响下怎样构建与调适自身的角色。本文主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从个体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去论述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文化规范,主要从生命伦理、劳动文化、代际伦理、交往伦理和两性规范五个方面描述村落中的文化规范;第二,探讨在村落文化的情景制约下妇女角色的构建与调适。本部分从个案分析出发,探讨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和村落社区层面的角色常态,引出对妇女角色现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的思考。主要从妇女在家庭层面的角色和公共层面的角色来分析。在家庭层面上,主要讨论了村落中的生命伦理、劳动文化、代际伦理对于妇女在宗族、夫妻和亲子关系中角色构建的影响。在社会层面上,主要讨论了村落中的交往伦理和两性规范对于妇女在个人交往与公共参与中角色构建的影响。第三,在前文基础上提出结论与思考,并给出相关建议。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传统型村落中的妇女来说,她们的角色深深地刻有村落文化的烙印,而且女性对于自身主体性的无意识与被动的角色构建和适应更加强了文化的权威,女性的地位在村落文化的影响下依旧处于相对弱势。具体来说:在个人与家庭层面上,一是宗族角色,妇女仍然生活在村落文化有关生命伦理的约束之下,她们的角色最重要的是给丈夫的家族传宗接代并且生育子嗣,在生育角色中没有自主权。二是夫妻角色,由于村落中劳动文化的影响,村内大多数家庭丈夫在外承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女主内”就成为女性不得不做的选择。妇女委身于家庭之中,遵循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劳动精神,一生忙碌,直到丧失劳动能力为止。三是亲子角色,村落中的代际伦理的转变使得妇女在代际角色中较为无奈,从被孩子依附的家长权威的角色转变为以孩子意愿为主的被动角色,妇女在养老问题上对儿子抱有期望但并不完全指望。在社会层面上,妇女公共角色深受村落文化中的交往伦理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融入村落,在她们个人交往中,妇女的角色表现较为低调务实、热心慷慨,乐于助人。村落中的两性规范使得在公共生活中妇女的交往圈子较为的狭窄和有限,妇女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较低。文化因素决定了村落社会层面中没有给妇女留有自由的公共空间,妇女在村落公共空间中的角色是无足轻重的。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认为:旨在提高村落妇女地位的对策需要结合本土化的文化规范来制定与实施。第一要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第二要提高妇女主体性意识,不仅要抛弃传统男性文化中压制女性角色的因素,还要摒弃女性文化中的从属与被动因素;第三要为妇女提供全面的政策制度保障,从政策法律方面、公共制度方面、文化娱乐方面来完善妇女的保障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