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滇池流域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6h】

基于滇池流域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

1.2.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配置及其方法

1.2.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配置及其方法

1.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区域环境问题凸显

1.3.2 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方法与数据

2.1 土地资源配置方法体系的建立

2.1.1 土地资源数量结构配置

2.1.2 土地资源空间结构配置方法——改进的CLUE-S模型

2.1.3 土地资源配置结果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土地利用概况

3.1.4 生态服务价值

3.2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配置

3.2.1 模型的建立

3.2.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配置结果

3.2.3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配置结果评价

3.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配置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分析

3.4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与建议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发展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用地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区域发展的方向与前景。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区域宏观调控的主要部分,是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手段。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数量结构配置与空间结构配置,用地结构的优化能够为区域规划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滇池流域是云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近年来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选择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宏观角度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思路改善流域水体环境质量。论文首先以人口发展规模为依据设定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情景,通过建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配置流域用地数量结构,并采用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指标评价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然后采用改进的CLUE-S模型实现流域内用地结构的空间布局;最后通过对比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配置结果得到土地利用规划推荐方案。
   通过对滇池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滇池流域各用地类型具有较高稳定性,在研究区间1988年~2009年期间,流域用地类型的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变化很小,只有耕地和建设用地随着流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
   (2)土地利用数量配置结果较2008年用地结构有较大变化,其中草地与林地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建设用地根据人口发展规模的差异在不同发展情景下有所差别,水域面积基本维持不变,未利用地面积大幅减少。
   (3)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差别较大,且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变化。积极发展情景下的建设用地不仅在历史发展情景下有所扩张,而且在县级城市地区也有所增加,说明县级城市地区将是流域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4)坡度、高程、流域GDP以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是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土地资源的坡向和土壤类型是次要土地利用驱动力,同时某种用地类型的变化还要受到其周围其他用地类型的影响。
   (5)土地资源流转是形成新的用地格局的基本形式。对滇池流域的土地资源优化方案如下:大幅度削减耕地和未利用地数量,耕地主要转变为园地,分布于流域北部山地丘陵与滇池东南沿岸地区;大力增加草地和林地数量,草地主要分布于滇池东南沿岸与主城区北部,林地主要分布于流域北部与东部山地丘陵地区且连片分布;建设用地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10%,重点发展区域由主城区向县级地域发展,基本形成卫星城市发展的雏形;保证水域面积不产生较大变化,切实提高水环境质量。
   (6)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改进的CLUE-S模型结合能够实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而且通过修正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组,能够实现相应的规划目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