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小组工作角度的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研究——以王家河亲子沟通小组为例
【6h】

基于小组工作角度的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研究——以王家河亲子沟通小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1.4 研究设计

2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社区留守儿童亲子沟通项目需求评估

2.1调查地点的基本情况

2.2王家河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及原因分析

2.3王家河留守儿童亲子互动现状分析

2.4 总结

3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的分析

3.1亲子沟通小组背景介绍

3.2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应用

3.3亲子沟通小组应用前后的变化分析

4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小组实践反思及提升对策

4.1亲子沟通小组的专业反思

4.2小组社会工作应用的提升对策

5总结

5.1结论

5.2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1:需求评估访谈提纲

附2: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小组活动组员评估

附3:亲子沟通小组过程记录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三十余年以来,“经济发展”取代“社会发展”,日益演变成“发展主义”。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变成快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主要手段,这种转型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为此,近2亿农民背井离乡流入城市,从农民变成了工人。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限制和户籍制度的捆绑,流动人口的亲属尤其子女在城市的生活和学习面临诸多障碍和壁垒,只能无奈的与父亲或者母亲离别留守在家乡,而且近一半(46.74%)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留守儿童问题诸多,如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环境恶化和亲密度较低导致的心理问题等。留守儿童是近些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人群。笔者因参与了武汉黄陂区王家河社区的实习活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最终选择了王家河社区的6名留守儿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将其组成名为“心系沟通,情满家”的亲子沟通小组。深入这六对亲子的生活环境与其接触,发现该地区留守儿童及家庭的现状和需求,通过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及技巧来设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问题的实务工作方法,并对这六对亲子开展对应的服务活动,通过活动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总结,从小组工作角度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武汉黄陂区王家河社区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小组服务工作,希望参与服务活动的留守儿童及父母能通过游戏过程中的互动,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改善和提升亲子关系,达到双方的良性互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提供可行思路。同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及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本研究为质性研究,包括其中的文献研究法、结构式访谈观察法与参与式研究。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阅读与分析留守儿童领域相关文献,初步识别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的研究现状,以此提出自己的小组工作实务研究视角。作为提供服务的工作者,深入到留守儿童的具体生活环境,通过与王家河社区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访谈与互动,以社会工作中的理论指导为基础来设计小组工作服务活动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在小组社会工作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工作者及研究者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工作者自身和留守儿童及家长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来调整服务方案的具体内容。最后,对该社区留守儿童家庭的小组社会工作应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原因分析,从专业角度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剖析与反思,并以此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从小组工作视角提出改进服务方案的有效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