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6h】

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益生菌

1.2 益生菌种类

1.3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1.4 益生菌对水产动物的作用效果

1.5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待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免疫、抗氧化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种属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全鱼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肠道菌群、免疫及抗氧化指标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质量约为(3.49±0.01)g的罗非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G0)和添加相同水平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粪肠球菌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G1、G2、G3、G4和G5。养殖期为8周。结果显示,与G0相比,G2、G3和G5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G3和G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G3和G4罗非鱼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P<0.05),G3罗非鱼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G0(P<0.05)。G1、G2、G4和G5血清胆固醇含量、G4和G5甘油三酯含量、G2尿素氮含量、G4血糖含量、G4和G5谷丙转氨酶活性与G0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饲料中添加粪肠球菌能够有效的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促进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同时,还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
  2.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免疫、抗氧化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上述养殖试验结束时,制备血清,测定血清中免疫和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同时,养殖试验结束后进行72h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试验,计算72h内的存活率。结果显示:与G0相比,G2、G3、G4和G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G3最高,显著高于G1(P<0.05)。G4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G0(P<0.05),G5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显著高于G0(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2h后,各添加组罗非鱼存活率均高于G0,在24h和48h时G4和G5存活率显著高于G0(P<0.05),72h时G4组存活率显著高于G0(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不同乳酸菌能提高罗非鱼免疫、抗氧化能力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其中鼠李糖乳杆菌和粪肠球菌效果显著。
  3.不同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取罗非鱼后肠,制成匀浆液后,测定后肠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显示,与G0相比,G1、G2和G5肠道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G1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各添加组肠道大肠杆菌数量均低于G0,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乳酸菌能够明显增加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减少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从而改善肠道健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