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实证调查
【6h】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实证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参与式民主理论

2.1.2 网络社会的理论

2.2 研究变量的设定

2.2.1 核心概念界定

2.2.2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设定

2.3 研究思路及研究假设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假设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研究法

2.4.2 问卷调查法

2.5 样本特征

2.5.1 个体样本特征

2.5.2 家庭样本特征

2.6 研究变量信度及效度分析

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现状

3.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内容

3.1.1 参与行为内容偏好

3.1.2 大学生网络政治信息搜索

3.1.3 大学生网络政治讨论互动

3.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方式

3.2.1 参与方式特点

3.2.2 大学生网络政治沟通监督

4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4.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与行为的相关分析

4.1.1 参与实际能力和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4.1.2 参与效能感和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4.1.3 参与效果和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4.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倾向与行为的相关分析

4.2.1 信息搜寻倾向和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4.2.2 互动参与倾向和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4.2.3 行动参与倾向和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4.3 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相关分析

5 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作用分析

5.1 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作用

5.2 网络政治参与倾向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作用

5.3 个体因素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作用

6 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对策

6.1 政府应该畅通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6.1.1 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能量

6.1.2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制度

6.1.3 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相关法律建设

6.2 学校引导并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实效性

6.2.1 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6.2.2 重视培育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6.3 提升大学生内在素养,进而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6.3.1 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认知能力

6.3.2 理性对待网络政治信息,提高网络政治鉴别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已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新兴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几乎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很重视公民的政治参与,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政治参与应运而生,满足了大学生对政治知识获取的愿望。一方面大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但同时随之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因而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已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热点。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对于丰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特别是政治参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以参与式民主理论和网络社会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武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定量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建议及对策。
  本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核心概念的界定、进行设定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以及提出研究假设;说明研究方法;样本介绍,样本信度、效度。
  第三部分描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现状,从大学生网络政治信息搜索、大学生网络政治讨论互动、大学生网络政治沟通监督三方面描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现状。
  第四部分进一步运用偏相关分析。探究了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网络政治参与倾向及个体因素分别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内在联系。
  第五部分进一步运用回归分析。检验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程度分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倾向及大学生自身个体因素,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第六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建议及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