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中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及喹赛多折点的制定
【6h】

华中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及喹赛多折点的制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大肠杆菌耐药流行情况

1.2.2 折点的定义和分类

1.2.3 野生型折点的研究进展

1.2.4 药效学折点的研究进展

1.2.5 折点制定程序

1.2.6 大肠杆菌喹唔啉类药物已有标准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菌种

2.3 仪器设备

2.4 样品的采集

2.5 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5.1 大肠杆菌的分离

2.5.2 DNA模板的制备

2.5.3 菌株的PCR鉴定

2.5.4 菌株的保存

2.6 药物敏感性试验及结果判定

2.7 大肠杆菌对喹赛多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2.7.1 厌氧条件下MIC的测定

2.7.2 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2.7.3 耐药基因oqxAB的检测

2.8 药效学目标值

2.9 PK-PD折点值的制定

3 结果

3.1 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结果

3.2 PCR鉴定结果

3.3 大肠杆菌分离率

3.4 药敏试验结果

3.5 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谱

3.6 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3.6.1 厌氧条件下喹赛多对大肠杆菌的MIC结果

3.6.2 耐药基因oqxAB的检测

3.7 药效学目标值

3.8 药效学折点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耐药性

4.2 野生型折点

4.3 PK-PD参数

4.4 药效学目标值

4.5 药效学折点

5 全文总结

6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研究生简介

教育背景

拟发表文章

附录

展开▼

摘要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消化道中的常见的共生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大肠杆菌开始对许多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大肠杆菌耐药水平可以反映细菌所面临的抗生素选择性压力。通过对大肠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我们可以了解耐药性变化趋势,对耐药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的报道,但这些报道主要集中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少量菌、局部地区耐药性调查。本实验中通过对华中五省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了解大肠杆菌耐药流行趋势,分析大肠杆菌耐药谱,为耐药性控制提供依据。
  喹噁啉类药物作为抗菌促生长剂被广泛的用于畜牧养殖业中,耐药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喹噁啉类药物是非临床用药,美国和欧盟都没有指定喹噁啉类药物耐药性的判定标准。为了有效的控制喹噁啉类药物耐药性,建立折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实验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和欧盟药敏试验委员会规定的方法,建立了喹赛多对猪和鸡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和药效学折点,为喹噁啉类药物耐药性监测和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1、大肠杆菌的分离和药敏试验
  从华中地区不同动物源粪便样本中分离大肠杆菌。从华中地区采集了3100份粪便样本,包含1040份鸡粪便样本,1040份猪粪便样本、1020牛粪便样本。一共分离得到了2728株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鸡90%,猪86.63%和牛87.35%。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2928株大肠杆菌(鸡993、猪954和牛981)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肠杆菌对安普霉素(84.67%),四环素(64.6%),氨苄西林(49.55%),复方新诺明(46.17%),萘啶酸(43.95%),氟苯尼考(42.37%),氯霉素(38.69),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6.27%),庆大霉素(19.6%),头孢曲松(14%),头孢噻肟(13.83%),头孢噻呋(13.83%)的耐药比较常见。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5%。所有菌株均对美罗培南敏感。与牛源大肠杆菌相比,鸡源和猪源大肠杆菌对除了安普霉素以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更高,所有菌株对安普霉素的耐药率均比较高。
  鸡源耐药菌株共有169种耐药谱型,以耐药谱型AMP-TET-NAL-SXT最多。猪源耐药菌株共有150种耐药谱型,以耐药谱型AMP-APR-TET-CHL-FFC-NAL-SXT最多。牛源耐药菌株共有87种耐药谱型,以耐药谱型APR最多。
  2、大肠杆菌对喹赛多的野生型折点
  采用CLSI中琼脂稀释法测定厌氧条件下喹赛多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文献报道的统计学方法制定野生型折点。喹赛多对猪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为64μg/mL;喹赛多对鸡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折点为64μg/mL。
  对大肠杆菌中耐药基因oqxAB的流行情况进行检测。在954株猪源大肠杆菌中,有249株大肠杆菌含有oqxAB基因。MIC≤8μg/mL时,没有菌株含有耐药基因,MIC为16μg/mL、32μg/mL、64μg/mL时,分别有17、115、98株大肠杆菌含有耐药基因。MIC≥64μg/mL时所有菌株都含oqxAB基因。在993株鸡源大肠杆菌中,有135株大肠杆菌含有oqxAB基因。MIC≤16μg/mL时,所有菌株不含有耐药基因,MIC为32μg/mL和64μg/mL时,分别有10和95株大肠杆菌含有耐药基因。MIC≥64μg/mL时所有菌株都含oqxAB基因。猪源大肠杆菌对喹赛多的野生型折点为16μg/mL,鸡源大肠杆菌对喹赛多的野生型折点为32μg/mL。
  3、大肠杆菌对喹赛多药效学折点值
  用Hill方程模拟半体内AUC/MIC与抗菌疗效(细菌对数减少量之间的关系)。当E=0时,表示培养前后细菌数无差异。此时的参数值为治疗拥有完整免疫系统发病动物的的最小值,即药效学目标值。通过计算得到鸡的药效学目标值为45.65h,猪的药效学目标值为33.03h。
  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模拟10000只健康按30mg/kg给药后每个MIC的达标率。达标率高于90%的MIC即为药效学折点。在此基础上得到鸡源大肠杆菌喹赛多的药效学折点为8μg/mL,猪源大肠杆菌喹赛多的药效学折点为2μg/m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