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寄生于鲤4种碘泡虫的分类学研究
【6h】

寄生于鲤4种碘泡虫的分类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粘孢子虫分类学研究现状

1.1.1 粘孢子虫的分类系统

1.1.2 粘孢子虫的起源问题

1.1.3 粘孢子虫属阶元的归属问题

1.1.4 粘孢子虫种类的误鉴

1.2 粘孢子虫分类方法

1.2.1 形态学分类方法

1.2.2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1.3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收集及预处理

2.2 粘孢子虫形态学研究

2.3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和观察

2.3.1 取材和固定

2.3.2 组织脱水、透明、渗透与包埋

2.3.3 切片与摊片

2.3.4 染色、封片与结果观察

2.4 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扩增与测序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4.2 PCR扩增

2.4.3 PCR产物测序

2.5 系统发育分析

3 结果

3.1 苍梧碘泡虫

3.1.1 苍梧碘泡虫的形态学

3.1.2 组织切片观察

3.1.3 分子生物学分析

3.2 葡萄碘泡虫

3.2.1 葡萄碘泡虫的形态学

3.2.2 组织切片观察

3.2.3 分子生物学分析

3.3 似葡萄碘泡虫

3.3.1 似葡萄碘泡虫的形态学

3.3.2 分子生物学分析

3.4 陈马碘泡虫

3.4.1 陈马碘泡虫的形态学

3.4.2 分子生物学分析

4 讨论

4.1 苍梧碘泡虫

4.2 葡萄碘泡虫

4.3 似葡萄碘泡虫

4.4 陈马碘泡虫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2-2013年在湖北省汉江平原和重庆澎溪河流域从鲤的鳃和鳍分别采集到4种碘泡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学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根据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组织学特征,重新描述了苍梧碘泡虫和葡萄碘泡虫。
  (1)苍梧碘泡虫(Myxobolus tsangwuensis Chen,1954)寄生于鲤鳃小片的毛细血管内。成熟孢子壳面观椭圆形,缝面观柠檬状,孢子长11.2±0.7(10.2-12.5)μm,宽9.3±0.3(8.5-10.0)μm,厚6.2±0.4(5.5-7.0)μm。无囊间突或偶发现有较小的囊间突,壳瓣光滑。两个梨形极囊大小不等,大极囊长5.0±0.2(4.4-5.3)μm,宽3.1±0.1(2.9-3.5)μm,极丝5-7圈。小极囊长3.9±0.2(3.4-4.3)μm,宽2.5±0.2(2.0-2.8)μm,极丝3-4圈。观察到有带粘膜的孢子和少数带有尾突的孢子。利用引物18e/18r扩增获得1,890 bp的18S rDNA序列,在Genbank中BLAST显示:在目前可得的序列中,没有与苍梧碘泡虫的1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苍梧碘泡虫与M.basilamellaris、贝壳碘泡虫聚在一起。
  (2)葡萄碘泡虫(Myxobolus acinosus Nie et Li,1973)寄生于鲤鳃小片的毛细血管内。成熟孢子壳面观为茄形,前端较尖,后端钝圆,有的孢子前端稍弯向一侧。缝面观为透镜形或梨形。孢子长11.2±0.4(10.4-12.0)μm,宽6.4±0.3(6.0-7.1)μm,厚5.8±0.3(5.0-6.3)μm。拥有两个大小差异很大的极囊,大极囊梨形,长4.7±0.2(4.1-5.2)μm,宽2.7±0.2(2.4-3.0)μm,极丝盘曲7-8圈。小极囊短棒状,长2.5±0.2(2.1-2.9)μm,宽1.0±0.1(0.8-1.3)μm,极丝不明显。获得的18S rDNA序列在Genbank中BLAST显示:在目前可得的序列中,没有与葡萄碘泡虫的1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葡萄碘泡虫与长孢碘泡虫聚在一起,两者又与茄形单极虫、T.qadrii、野鲤碘泡虫聚为一支。
  2.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并鉴定了两新种。
  (1)似葡萄碘泡虫,新种(Myxobolus pseudoacinosusn.sp.)发现于鲤鳃。成熟孢子壳面观为茄形,前端逐渐向一侧弯曲,后端钝圆。缝面观长梨形,前端较尖且稍弯向一侧。孢子长14.1±0.5(12.9-15.6)μm,宽6.5±0.3(6.0-7.3)μm,厚5.2-5.8μm。壳瓣光滑。孢子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极囊,大极囊梨形,长6.5±0.3(6.0-7.2)μm,宽3.7±0.2(3.2-4.2)μm,极丝6-8圈。小极囊短棒状,长3.2圭0.3(2.8-3.8)μm,宽1.2±0.1(0.9-1.4)μm,极丝不明显,但观察到有释放极丝的现象。在Genbank中没有与似葡萄碘泡虫的1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似葡萄碘泡虫与葡萄碘泡虫、长孢碘泡虫聚在一起。
  (2)陈马碘泡虫,新种(Myxobolus chenmai n.sp.)发现于鲤鳍。成熟孢子壳面观为椭圆形或圆形,孢子长14.5±0.7(13.0-15.9)μm,宽12.2±0.2(11.6-12.8)μm。拥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梨形极囊,大极囊长5.5±0.2(4.9-5.9)μm,宽3.7±0.1(3.5-4.0)μm,极丝6-7圈。小极囊长4.7±0.2(4.2-5.2)μm,宽3.1±0.2(2.9-3.4)μm,极丝4-5圈。在Genbank中没有与陈马碘泡虫的1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陈马碘泡虫与寄生于鲤鳃的Myxobolus basilamellaris、贝壳碘泡虫聚在一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