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与研究
【6h】

湖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之处

2 湖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2.1发展现状

2.2 本章小结

3 分析方法介绍

3.1 引言

3.2 数据包络分析法

3.3 DEA-Malmquist指数法

3.4 主成分分析

3.5 聚类分析

3.6 灰色关联分析法

3.7 本章小结

4 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分析

4.1 引言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

5.1 主成分—聚类模型介绍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3 纵向比较

5.4 横向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6.1 评价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 灰色关联度实证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发展策略与建议

7.1 充分认识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战略地位

7.2 加快信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人才

7.3 加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7.4 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运行机制

7.5 加强产业间合作交流,促进产业融合

7.6 加快政策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环境

7.7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目前,信息服务业己经成为现代产业群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我国其它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比,湖北省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规模偏小、整体水平较为落后;此外,目前研究湖北省信息服务业的文献较少而且很零散。因此,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的对湖北省信息服务业进行研究是很有重大意义的。这有利于指导该行业的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更好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
  本文基于经济普查与调查研究的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应用数据包络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研究湖北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信息服务业的定义、内涵进行探讨,然后根据相关数据,简要概括归纳了湖北省信息服务业的几点发展特点。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研究信息服务业的方法。结合已有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这三种方法,为随后的实证分析作了理论铺垫。
  第三部分为实证部分。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比其它省份和直辖市,分析了湖北省信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然后,建立了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聚类模型对湖北省信息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找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联系,对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促进产业融合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第四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经验与湖北省现实情况,提出了几点适合湖北省信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