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宅基地退出风险管理研究——以襄阳市改革试点为例
【6h】

农村宅基地退出风险管理研究——以襄阳市改革试点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风险与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1.2.2 宅基地退出研究综述

1.2.3 宅基地退出风险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2.1.2 宅基地退出

2.1.3 宅基地退出风险管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土地产权理论

2.2.2 农户决策理论

2.2.3 福利经济理论

2.2.4 风险管理理论

3 宅基地退出的风险识别

3.1 风险的种类

3.2 风险的识别原则

3.3 风险的识别方法

3.4 宅基地退出的风险种类

3.4.1 政治风险

3.4.2 经济风险

3.4.3 社会风险

3.4.4 生态风险

4 宅基地退出的风险评估

4.1 宅基地退出风险的评估方法

4.1.1 原始风险矩阵法

4.1.2 Borda序值法

4.1.3 层次分析法

4.2 宅基地退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宅基地退出风险样本调查与统计分析

4.3.1 研究区概况

4.3.2 问卷设计

4.3.3 调查数据基本特征

4.3.4 宅基地退出补偿情况

4.4 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测算

4.4.1 风险变量说明

4.4.2 风险等级的确定

4.4.3 Borda序值与权重的确定

4.4.4 综合风险量化值

4.5 测算结果分析

4.5.1 风险变量发生概率分析

4.5.2 风险变量影晌程度分析

4.5.3 风险等级分析

4.5.4 风险量化分析

4.6 宅基地退出风险变量的成因分析

4.6.1 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健全

4.6.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4.6.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

5 宅基地退出的风险防范策略

5.1 强化宅基地退出的风险管理意识

5.1.1 政府官员要有风险管理意识

5.1.2 提高农民风险防范意识

5.2 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

5.2.1 保障宅基地退出程序公开透明

5.2.2 明确宅基地退出补偿内容

5.2.3 加强宅基地退出补偿资金管理

5.3 完善宅基地退出的社会保障制度

5.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5.3.2 建立农民就业扶持长效机制

5.3.3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

5.4 实行宅基地退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4.1 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

5.4.2 构建宅基地退出环境效应动态监测机制

5.5 建立宅基地退出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5.5.1 风险识别严谨化

5.5.2 风险评估规范化

5.5.3 风险防范程序化

5.5.4 风险监控及时化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因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而日益锐减,严重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为使得通过占用耕地面积来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制约,中央政府相继提出了“十八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而农村宅基地作为我国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低效利用的宅基地退出成为了各地方政府实施“增减挂钩”政策的主要内容。
  宅基地退出作为“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主要方面,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推行,但潜在的风险也日益显现。目前,在风险的理论研究上,关于农村土地风险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风险表现、成因和防范等角度,集中对土地流转、土地储备等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关于宅基地退出风险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侧重于土地退出风险认知等方面。在实践研究上,一方面,宅基地退出目前还属于新事物,人们对其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的认识深度尚且不足;另一方面,人们关于风险的认识不深,尚未充分意识到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风险产生的损失,也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防范风险。从而导致实际中宅基地退出的风险不断发生,既影响了宅基地退出工程的顺利开展,也阻碍了“增减挂钩”政策的有效实施。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宅基地退出试点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尝试应用风险矩阵法通过定量分析对宅基地退出风险进行全面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调研区宅基地退出的综合风险量化值为3.703∈(3,4],可判断通过本研究所隶属的风险变量评价出的宅基地退出的综合风险量化值较高,说明,宅基地退出工程的总体风险影响程度应是具有严重影响的。其次,退地补偿风险、家庭经济风险、基层干部道德风险、土壤肥力风险、公共服务风险的风险量化值高于风险量化均值0.265。因此,在进行宅基地退出风险管理过程中,退地补偿风险,家庭经济风险,基层干部道德风险,土壤肥力风险,公共服务风险均应给予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的优先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
  (2)把风险管理理论与宅基地退出的实际相结合、采用改进的风险矩阵评估宅基地退出风险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落实农村各项保障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合理防范宅基地退出风险的有效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