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氧化物和钙离子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及有机质对Pb形态转化的影响
【6h】

铁氧化物和钙离子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及有机质对Pb形态转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前言

1.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2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机制

1.2.1分子结构抗性

1.2.2物理保护

1.2.3化学保护

1.3有机质与铁氧化物相互作用

1.4有机质与钙离子相互作用

1.5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1.6研究目的及意义

1.7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供试土壤

2.2.2土壤pH值测定

2.2.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测定

2.2.4土壤颗粒组成测定

2.2.5土壤总碳、全氮、有机碳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

2.2.6土壤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提取和测定

2.2.7土壤中不同铁氧化物分析

2.2.8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光谱

2.3结果与讨论

2.3.1土壤碳氮含量

2.3.2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形成机制

2.3.3环境因子对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2.3.4土壤理化性质对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2.3.5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生态来源

2.3.6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分子组成

2.4小结

第三章不同结晶度铁氧化物对土壤有机碳的保存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2.1供试土壤

3.2.2试验处理

3.2.3土样采集与预处理

3.2.4测定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3.1土壤铁氧化物

3.3.2土壤有机碳

3.3.3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

3.3.3碳铁摩尔比

3.3.3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紫外-可见光光谱

3.4小结

4.1引言

4.2材料与方法

4.2.1供试土壤

4.2.2试验设置

4.2.3土样采集和预处理

4.2.4土壤pH测定

4.2.5土壤颗粒组成测定

4.2.6土壤中交换态钙提取和测定

4.2.7土壤中铁氧化物提取和测定

4.2.8土壤中全钙测定

4.2.9土壤有机碳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

4.2.10土壤有机质的密度分组

4.2.11土壤中钙结合态有机碳提取和测定

4.2.12红外光谱分析

4.2.13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

4.3结果与分析

4.3.1土壤pH

4.3.2土壤总钙和交换态钙离子

4.3.3土:唆有机碳

4.3.4土壤钙结合态有机碳(Ca-OC)

4.3.5钙结合态有机碳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

4.3.5钙结合态有机碳红外光谱表征

4.3.6钙结合态有机碳的NEXAFS分析

4.4讨论

4.5小结

第五章有机质对污染土壤铅化学形态的影响

5.1引言

5.2材料与方法

5.2.1供试土壤和水稻秸秆

5.2.2培养试验设置

5.2.3土壤取样和分析

5.3结果与分析

5.3.1土壤性质

5.3.2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

5.3.3土壤中离子交换态铅含量

5.3.4土壤中表面结合态铅含量

5.3.5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含量

5.3.6非晶型铁氧化物结合态铅含量

5.3.7晶型铁氧化物结合态铅含量

5.3.8有机络合态铅含量

5.3.9残渣态铅含量

5.3.10土壤铅形态与土壤性质间的关系

5.4讨论

5.5小结

第六章有机质对污染土壤铅分子形态的影响

6.1引言

6.2材料与方法

6.2.1试验设置

6.2.2土壤取样

6.2.3土壤粘粒矿物鉴定

6.2.4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精细结构(XAFS)分析

6.2.5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6.3结果与分析

6.3.1土壤粘土矿物组成

6.3.2有机质对土壤铅分子形态的影响

6.3.3土壤性质与铅分子形态间的关系

6.4小结

7.1主要结论

7.2创新点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及奖励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