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脑损伤局部葡萄糖、乳酸及谷氨酸含量变化的微透析研究
【6h】

大鼠脑损伤局部葡萄糖、乳酸及谷氨酸含量变化的微透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大鼠脑损伤后脑细胞外液中葡萄糖及乳酸含量变化的微透析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大鼠脑损伤后谷氨酸的释放及其对乳酸含量变化影响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大鼠脑损伤后谷氨酸引起乳酸含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 述 微透析技术及其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1 脑微透析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装置

2 微透析技术在颅脑损伤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3 微透析技术在颅脑损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4 微透析技术应用的前景

参考文献

附 录:主要实验仪器

致 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大鼠脑损伤后脑细胞外液中葡萄糖及乳酸含量变化的微透析研究;目的:探讨微透析技术在脑损伤局部生化物质监测中的运用,以及利用该技术动态监测脑损伤局部细胞外液(ECF)中葡萄糖与乳酸变化的意义.结论:微透析是一种较理想的动态监测脑损伤局部生化物质的技术;脑损伤后出现ECF中葡萄糖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升高,二者呈相反的动态变化;监测脑损伤后ECF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伤情和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第二部分:大鼠脑损伤后谷氨酸的释放及其对乳酸含量变化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谷氨酸在大鼠脑损伤中的继发性损害作用,以及对乳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论:脑损伤后谷氨酸升高是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乳酸含量的变化产生了影响.谷氨酸释放抑制剂有着潜在的临床治疗作用.第三部分:大鼠脑损伤后谷氨酸引起乳酸含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谷氨酸引起乳酸含量增加的作用机制.结论:脑损伤后谷氨酸引起乳酸含量变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脑损伤后异常增加的谷氨酸作用于EAA受体-偶联离子通道,引起细胞外K<'+>增加,使Na<'+>-K<'+>泵的活性增强,继而导致糖酵解代谢水平增高,乳酸含量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