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诊断方法的研究
【6h】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诊断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大部分肝癌的发生与肝硬化有关,而病毒型肝炎是中国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密切相关.该研究从血清学标志物、肝硬化组织细胞增殖、Survivin基因的表达和血液形态学多层次寻找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转化的线索,从中发现适合肝炎肝硬化患者这一特殊人群预测肝癌发生和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结论:1.肝癌患者血清中HGF、sIL-2R和AFU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但其升高的水平受肝脏炎症影响较大,对肝癌的特异性较差,难以对肝癌和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炎症的肝硬化患者进行区分,因而不适合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诊断.2.AFP仍然是最敏感的肝癌血清指标,以400ng/ml为阳性参考值,检出阳性率为68.09﹪,特异性为83.33﹪,适合于肝癌的监测和筛选;以1000ng/ml为阳性参考值,阳性率为65.96﹪,特异性为97.62﹪,更适合用于临床诊断.3.SA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具有肿瘤特异性高和不受肝脏炎症干扰的特点,适合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诊断,虽然敏感性低于AFP,但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其阳性预测值达到100﹪,联合AFP可以使阳性检出率达80.49﹪,使肝癌的诊断灵敏性大大提高,由于SA的测定结果与AFP无明显相关性,因而该研究认为SA对AFP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今后应在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灵敏性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在小肝癌方面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4.Survivin基因仅在肝癌组织表达,其表达具有高度肿瘤选择性.肝癌细胞增殖活性较肝硬化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增殖活性越高该基因的表达率越高.5.PCNA可以很方便的用于肝硬化组织增殖活性的评价,从而对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作出预测.6.肝细胞增殖活性的升高与肝脏纤维化程度无夫,肝组织标本长期保存并不能显著影响对肝细胞PCNA结果的判定.7.PCM的测定在确定肝硬化人群肝癌高危患者方面优于Survivin基因的测定.8.肝癌患者手指血ROTS块在多媒体显微镜下呈现刺突和透明小体特异性改变.9.初步研究发现该变化与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和甲胎球蛋白的降低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0.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具有肝癌的诊断价值,适合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乃对肝硬化患者讲行大规模的肝癌筛选,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