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D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6h】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D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对策

综述二四环素和青霉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蓄积动力学研究及能量抑制剂(CCCP)的影响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耐药机理,并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中是否存在与其多重耐药有关的主动外排机制.方法:该文采用外膜蛋白图谱,对其外膜蛋白进行了SDS-PAGE分析,分别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能耐药株和亚胺培能敏感株.同时研究了<'3>H四环素和<'3>H素霉素在临床多重耐药菌(21、26、28、435及M1251)、敏感菌(172、223及K799/61)以及体外诱导的多重耐药突变株(172<,o>+c和223<,o>+C)中的蓄积动力学及能量抑制剂(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的影响.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能耐药株不同程度OprD<,2>减少,耐药组OprD<,2>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敏感组.蓄积动力学研究及能量抑制剂CCCP的影响表明两种药物无论是在耐药还是敏感菌中,胞内均可在5-10min内达稳态浓度,而且耐药菌中的稳态浓度明显低于敏感菌.当加入CCCP后,耐药菌中的药物浓度明显增加,而敏感菌则降低,此外,两种抗菌药物在体外诱导多重耐药菌株中的蓄积研究及CCCP的影响结果与临床耐药菌相似.结论:OprD<,2>的减少甚至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四环素和青霉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蓄积动力学研究及能量抑制剂CCCP的影响提示受试的临床耐药菌中存在主动外排机制,获得性多重耐药与天然多重耐药在其多重耐药性产生方面具相同的主动外排机制.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膜通透性改变,酶对抗生素修饰或破坏,新靶位改变或产生,细菌主动外排抗生素,生物被膜形成有关,其耐药机制极其复杂,通常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该文主要阐述了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膜通透性改变,细菌能主动外排抗生素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