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交往中的建构——大学教学活动的社会建构论解读
【6h】

交往中的建构——大学教学活动的社会建构论解读

代理获取

摘要

机理与样态是一事物存在与发展的两个层面,机理是“里”,样态是“表”。就改革而言,样态是改革的参照系,而机理才是改革的基点。因而当我们思考大学教学活动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走向时,其实是对大学教学活动由“表”及“里”的分析与思考。社会建构论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不仅作为一种理论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方法论被广泛运用。其基本命题、核心范畴以及方法原则对于探究教学活动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其基本旨趣概括起来讲就是“交往中的建构”。“交往”是指发生在主体间的精神活动,它以语言及其所承载的社会历史文化为中介,以平等对话为基本形式,以主体间理解和意义建构为目的;“建构”是指主客体间(尤其是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与生成的实践,相对于“预成”而言,表征知识、意义以及主体间关系不是“先定”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变化的。这一旨趣在逻辑上是以主体间性、生活世界、结构化等作为核心范畴而展开的。
   从社会建构论观察大学教学活动,其生成机理是:大学师生作为主体在精神交往中共同作用于教学资源,以认识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世界为目的,进行文化建构活动。这种师生精神交往中的文化建构亦可简称为“交往中的建构”,它包含以下四层意义:其一,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价值取向上是“为人的”,而在活动性质上是“属人的”;与一般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以认识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世界为最终目的。其二,教学活动是作为主体的师生与作为客体的教学资源三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主体间关系条件性地作用于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关系结构性地作用于主体间关系。其三,师生主体间的精神交往是教学活动的存在形式。其四,教学活动是师生主体与教学资源客体之间的互动与生成,师生类主体在认识、理解、建构教学资源客体的同时也被结构性地建构着;活动维度上的目的与过程,效果维度上的知识、意义及关系,都是教学活动的生成内涵。
   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大学教学活动在本质上就是师生交往中的建构活动。因此现实的“交往中的建构”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所谓自觉,指人作为主体对自身的存在方式的感性认知及由此延展的对自我主体性的理性认知。一旦师生任何一方不能自觉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存在,或不能认识到自身在对象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或不能积极主动发挥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在不自觉状态下的“交往中的建构”。现行教学活动的“不自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往的不自觉性与单向性。师生主体缺乏对个体主体性的自觉意识以及对类主体性的共同意识,缺乏交往互动的自觉能动性,缺乏双向互动与情感交流。二是建构的被动性与片面性。师生双方由于受到“知识”的共同“压迫”,缺乏建构的自主性,而且因忙于知识建构(尤其是知识传输)而忽视意义建构。不自觉状态下的“交往中的建构”所潜藏的深层危机在于它遮蔽了教学活动的实践本性与文化品性。
   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交往中的建构,既是大学教学活动的实践旨归与理性诉求,也是基于大学教学活动要素关系及内在机理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应成为教学改革路径。具体而言,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应从“物的培养”转向“人的生成”,在教学制度建设上应为支配秩序注入生命活力,在师生交往行为中应共同营造思想自由的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