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及中国的实证分析
【6h】

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及中国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范式和基本思路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创新点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

2.1 金融促进论——金融发展理论的起源

2.2 金融结构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

2.3 金融抑制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最初发展

2.4 金融市场影响内生化学说——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5 金融约束论——金融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2.6 金融资源论——一种全新的金融效率观

3 金融资源论视角下信贷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探讨

3.1 金融的资源属性

3.2 金融资源的基本属性

3.3 金融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3.4 金融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主要作用

3.5 信贷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4 我国信贷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事实回顾

4.1 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

4.2 我国信贷市场的基本特点

4.3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投资拉动

5 我国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学机理

5.2 金融中介论视野下的实证分析

5.3 金融资源论视角下的实证分析

5.4 实证分析结果简单小结与分析

6 建立促进信贷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体系

6.1 规范和完善信贷资源开发主体

6.2 健全信贷市场竞争机制,提高配置效率

6.3 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6.4 推进信用文化建设

7 我国的信贷市场建设

7.1 我国信贷市场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7.2 市场形成模式的国际比较

7.3 政府主导的“人工培育”——我国信贷市场建设模式的理性选择

7.4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应该成为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主要内容

7.5 开发性信贷市场是连接高端与低端市场的桥梁

7.6 信贷二级市场是促进高端成熟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是众多国内外经济学者关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企图在理论与运用两个方面有所创新。
  论文回顾和评价了金融发展论各个不同阶段学说的方式,总结阐述了金融中介论关于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认识。金融发展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逐步深化了金融中介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金融促进论、金融结构论、金融抑制论、金融市场影响内生化学说以及分支的金融约束论对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从定性到定量、从外生到内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由于金融发展论不同阶段的学说都是从金融中介作用的分析入手的,或者说都是建立在将金融作为一种中介的认识基础上的,在此也将其称为金融中介论。金融资源论提出金融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这种资源对于保持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它把金融看作一种资源而不仅仅是中介,逻辑的起点和分析的方法便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此,本文同时立足于金融资源论对中国经济增长与信贷市场的关系展开了研究。
  在对金融资源的属性进行分析和回顾了我国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过程后,论文在理论分析中从金融资源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从基本经济增长模型出发,分析了经济增长与信贷市场发展关系建模的数理基础,并分别在金融中介论和金融资源论框架下建立了信贷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学模型,即金融中介论框架下信贷市场金融机构交易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和金融资源论视角下信贷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
  为了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定量的研究,论文分别在金融中介论框架下和金融资源论框架下利用1990-2006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以金融中介论作为理论背景的实证分析中,论文分别选取了人均GDP(LNPGDP)和平均每个金融机构贷款量(LNCME)作为经济增长和信贷市场中金融机构交易效率的代理变量,通过协整分析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论文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LNPGDP)和信贷市场中金融机构交易效率(LNCME)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中国信贷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反过来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信贷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在金融资源论视野下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分别选取了人均 GDP(LNPGDP)和人均贷款资源(LNPLOAN)作为经济增长和信贷资源开发利用的代理变量,通过协整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LNPGDP)和信贷资源开发利用(LNPLOAN)之间同样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国的信贷资源开发确实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经济增长并没有反过来促进信贷资源更加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考虑到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信贷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性条件约束””和“目标性约束机制”,论文认为我们国家在转轨时期主要考虑向国有企业提供充足的信贷供给这一信贷资源开发制度安排是阶段性有效的。同时也认为,这是对市场逻辑的扭曲,当经济转轨达到一定程度后,修复这种扭曲的市场逻辑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因此,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到了一定阶段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如何促进信贷资源更加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支持的力度与效率。
  文章在政策建议部分提出了建立促进我国信贷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目标体系,包括规范和完善信贷资源开发主体、健全信贷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信用文化建设等。接下来的问题时,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个系统性的目标。借鉴其它领域的成功经验,论文提出这条途径是推进信贷市场建设,并分别对农村信贷市场、有一定基础但仍需培育的信贷市场、高端成熟信贷市场三个类型的信贷市场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