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浅析
【6h】

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浅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观察罗格列酮对普通培养的HSC和经肝癌条件培养基作用后的HSC表达a-SMA、PDGF-B的影响,初步探讨罗格列酮影响HSC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机制。
   方法:⑴MTT检测不同浓度罗格列酮(0、10、12.5、15、17.5、20μmol/L)无血清培养基对HSC增殖的影响。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浓度罗格列酮(0、10、12.5、15、17.5、20μmol/L)无血清培养基对HSC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⑶电镜(TEM)观察15μmol/L的罗格列酮无血清培养基对HSC 超微结构的影响。⑷免疫组化(IHC)半定量检测:1)不同浓度罗格列酮(浓度组别与前者相同)无血清培养基对HSC表达a-SMA、PDGF-B的影响;2)HSC 经24h 肝癌细胞(HCC)条件培养基(按1∶1、1∶2的比例稀释)处理,再用15μmol/L 罗格列酮作用于HSC(另设空白对照组、单纯罗格列酮组和单纯24h 肝癌细胞条件培养基组),观察HSC的a-SMA、PDGF-B表达变化。上述免疫组化结果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①MT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对HS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量效依赖关系。②FCM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作用后,HSC的凋亡率、G0/G1 期细胞比例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浓度组凋亡率的增加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罗格列酮浓度高于15μmol/L时,G0/G1 期细胞比例增加具有显著意义(P<0.05)。③透射电镜观察,经罗格列酮作用后,HSC的生长状态受到抑制,部分细胞呈现凋亡相关的超微结构改变,如细胞体积变小,表面绒毛结构减少或消失,核染色质凝集并边集,核固缩,并可见凋亡小体。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罗格列酮作用于HSC后,其a-SMA、PDGF-B的表达水平随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且两者的表达具有紧密相关性(r=0.971);罗格列酮作用于经肝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后的HSC,其a-SMA、PDGF-B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肝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
   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HSC的增殖、活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HSC于G0/G1 期、诱导HSC凋亡及降低HSC的PDGF表达有关。同时罗格列酮也可抑制癌性条件下的HSC活化和PDGF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