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符号在造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6h】

中国传统符号在造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日渐频繁与深入。尽管这样的交流有益于人类的发展,但也给各民族的独立性带来了强烈冲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保持自己的民族独立性与传统,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在设计中的反映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传统符号作为民族风格的承载物,充分融入到现代设计中。
   符号是一对能指和所指的混合物,所指即观念,能指即观念的物化形式。了解符号这一结构后,我们就能分析传统符号的意义与其在造物活动中作用的模式。
   要了解传统符号的意义,首先要分析传统符号的形成过程。古人并没有系统的符号理论,但他们同现代人一样,有着符号化的思维模式。“观物取象”即是人类最早的符号思维。由“天地”二元对立抽象为“阴阳”世界观,再从“阴阳”观到原始的意象,这就是原始人将观念符号化的最初过程。
   原始意象作为符号是观念的意指,但它只是还存在于精神世界。当它与各种造物活动结合起来,就有了种种物化形式,表现为造型符号存在与原始器物中。这种存在形式包括器物的形态、色彩、材质、图案装饰等。我们将这种种能反映传统观念的外在形式统统称为传统符号。通过分析这些符号对传统观念的反映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清传统符号与传统观念间的深刻联系。
   能直接反映传统思想观念,引起人们对传统的怀念以及对本民族的归属感,是传统符号最具魅力的地方。当这种符号被运用于现代设计中,设计者自然不能脱离其对传统观念的传达,而只采用其古典形式。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传统而传统。这种符号徒有其表,再也不能算传统符号。本文最后对传统符号在现代语意系统中的意义传达做了分析,提出了三种传达方式:对传统文化意义传达,对象征意义的传达以及隐喻的传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