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CCTV《中国新闻》的跨文化解读
【6h】

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CCTV《中国新闻》的跨文化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2 理论视角与文献探讨

3 意义的输出:《中国新闻》的跨文化编码

4 意义的解读:《中国新闻》的跨文化解码

5 策略思考:机构、受众与文本

后 记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时空无限延展的全球化时代语境下,电视媒介跨越时空和文化之桥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跨国电视媒体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争夺也异常激烈。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媒体作为中国对外传播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中华文明、维系文化认同、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本文以CCTV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为个案,导入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主要研究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民族志、扎根理论等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对《中国新闻》的传者编码和受众解码进行了深描探讨,以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探寻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意义输出的本相和意义解读的生成机理,从中发现具有解释力的内在规律,进而提出对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思考。
   在编码研究阶段,本研究通过将《中国新闻》与《新闻联播》、《时事直通车》进行内容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文本分析方法的运用,从电视话语编码的层面上探讨《中国新闻》的编码策略。研究发现:《中国新闻》在权力场和海外受众场这一充溢着冲突张力的语境规约中努力地寻找平衡点,在话语编码中表现出了其内在的角色和话语冲突。在国内新闻报道上,《中国新闻》“受众本位”的努力与尝试,受到了媒介体制的影响,表现出主题选择和报道立场的不确定性;在国际新闻报道上,《中国新闻》在客观中立的表象之后,隐藏着国家至上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电视叙事话语运用上,《中国新闻》试图达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视域融合,但囿于新闻观念和叙事陈规的影响,这种尝试表现出不彻底性。
   在解码研究阶段,本研究运用参与观察、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对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观看《中国新闻》的表现和态度进行了调研,并采用扎根理论的质化资料分析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收视态度类型主要表现为移情式、批评式、防御式和仪式式四种,而影响收视态度生成的核心因素是批判理性和情感卷入。两者内在元素的对立与和谐决定了不同收视态度的生成。研究显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在收视态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群体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导入收视态度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解释。
   最后,通过结合编码和解码的研究,从机构、受众和文本三个层面上对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思考。首先,在制度设计上,要借鉴国际电视传播媒体制度设计的经验,丰富办台主体,创新资源补偿方式;第二,在受众认同上,一方面要凸显“文化中国”,弥合政治差异,另一方面要顺应文化差异,细分受众市场;第三,在文本叙事上,要将全球化话语与本土化元素视域融合起来,构建亲和文本,激发话语移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