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诱导激酶1在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中的作用
【6h】

盐诱导激酶1在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写词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大鼠肾组织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SIK1)、Na+,K+-ATPase α1的表达和钠钾ATP酶活性,同时观察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对SIK1表达的影响,格列喹酮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保护作用及对SIK1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结合45mg/kgSTZ 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Staurosporine组(9只)和格列喹酮治疗组(9只),连续给药12周。观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血脂(TG、TC)、血清胰岛素(FINS)、24h尿量、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UAE),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同时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处死大鼠,观察肾重指数(KI),HE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SIK1蛋白的表达;利用RT-PCR方法检测SIK1、钠钾ATP酶α1 mRNA表达;同时检测肾脏钠钾ATP酶活性。
   结果:
   1.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大鼠的TG、TC、FINS明显增加(P<0.05,P<0.01),ISI明显降低(P<0.05),而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Z注射一周后,造模组大鼠的FBG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BG、PBG、TG、TC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taurosporine组FBG、PBG、TC均降低(P<0.01或P<0.05),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喹酮组大鼠FBG、TG、TC均降低(P<0.01或P<0.05),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血压从成模后第6周开始增高,持续到第12周(P<0.05);与模型组比较,Staurosporine组和格列喹酮治疗组大鼠血压均降低(P<0.05)。
   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cr显著降低(P<0.01),UAE、KI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taurosporine组和格列喹酮治疗组Ccr显著增高(P<0.01),UAE、KI明显降低(P<0.05)。
   5.病理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开放、肾小管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增大,肾小球囊腔变宽,系膜区面积的增宽,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管腔变窄,肾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Staurosporine组和格列喹酮组肾小球、肾小管肿胀程度减轻,基底膜增厚程度改善,病理变化呈现不等程度的减轻。
   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SIK1 mRNA和SIK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a+-K+-ATPase α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及钠钾ATP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Staurosporine组SIK1 mRNA、SIK1蛋白及钠钾ATP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喹酮组上述各项指标均降低(P<0.01,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大鼠模型组肾组织SI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可能自身或通过调节钠钾ATP酶活性的作用,与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疾病有关;Staurosporine对SIK1表达无抑制作用;格列喹酮组SIK1 mRNA和蛋白、Na+-K+-ATPase α1 mRNA和钠钾ATP酶活性均降低,两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有所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