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α1Na,K-ATPase和PDCD5在C57BL/6J小鼠耳蜗的年龄相关性表达及其与AHL的关系
【6h】

α1Na,K-ATPase和PDCD5在C57BL/6J小鼠耳蜗的年龄相关性表达及其与AHL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

前 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成年小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

引 言

材 料

方 法

结 果

讨 论

附图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α1Na,K-ATPase通道蛋白在C57BL/6J小鼠耳蜗的年龄相关性表达及其与AHL的关系

引 言

材 料

方 法

结 果

讨 论

附图二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α1Na,K-ATPase通道蛋白在成年C57BL/6J小鼠血管纹缘细

材 料

方 法

结 果

讨 论

附图三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凋亡相关蛋白PDCD5和Caspase-3在不同年龄段C57BL/6J小鼠耳蜗的表达及与老年性聋的关系

引言

材料

方 法

结 果

讨 论

附图四

综述老年性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成年小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建立成年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marginal cell,MC)的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成年期MC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细胞。
  方法:显微分离成年期小鼠耳蜗血管纹组织,以Ⅱ型胶原酶消化原代培养边缘细胞,将其接种于六孔板中贴壁生长,加入含有15%胎牛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氢化可的松、胰岛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等促进细胞生长的完全培养基,在5%CO2/95%空气的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换液一周两次或培养基颜色变浑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测细胞的生长曲线,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细胞的标志物-中间丝角蛋白18(CK18)和耳蜗血管纹的独特标志物KCNQ1的表达,RT-PCR检测CK18和KCNQ1mRNA的表达。
  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接种24~48h后细胞贴壁增殖,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岛,一周后,细胞迅速生长,相互融合,紧密连接,形成单层极性上皮层,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多角形细胞表面有较多微绒毛,胞浆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丰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显示CK18和KCNQ1蛋白表达阳性,RT-PCR结果示CK18和KCNQ1的mRNA均有表达。
  结论:采用原代消化培养技术,成功建立成年小鼠耳蜗血管纹MC的体外原代培养,为进一步研究成年期MC的功能和某些内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细胞基础。
  第二部分α1Na,K-ATPase通道蛋白在C57BL/6J小鼠耳蜗的年龄相关性表达及其与AHL的关系
  目的:研究α1Na,K-ATPase离子转运蛋白在不同年龄段C57BL/6J(C57)小鼠耳蜗血管纹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选择3M,6M,9M,12M月龄C57J小鼠各12只,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分别检测其听力变化。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WB)检测α1Na,K-ATPase蛋白在小鼠耳蜗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年龄段小鼠耳蜗α1Na,K-ATPase mRNA在不同鼠龄小鼠耳蜗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随着鼠龄的增长,C57小鼠各频率ABR阈值逐渐升高,自6月龄小鼠的ABR反应阈逐渐增加,其数值与低龄组小鼠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α1Na,K-ATPase主要分布于血管纹底侧膜和螺旋韧带,表达量也随着鼠龄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Real-Time PCR检测显示α1Na,K-ATPase mRNA随着小鼠年龄的增长其表达逐渐下调,与其蛋白变化趋势相一致。
  结论:C57小鼠耳蜗α1Na,K-ATPase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可能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具有一定联系。
  第三部分α1Na,K-ATPas通道蛋白在成年C57BL/6J小鼠血管纹边缘细胞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初步研究α1Na,K-ATPase在血管纹缘细胞的表达和意义,为进一步探索耳蜗K+循环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成年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α1Na,K-ATPase在血管纹边缘细胞的表达和分布,并运用RT-PCR检测α1Na,K-ATPase mRNA在边缘细胞的表达情况。
  结果:体外成功培养和纯化了血管纹边缘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可见有α1Na,K-ATPase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RT-PCR也检测到α1Na,K-ATPase mRNA的表达。
  结论:α1Na,K-ATPase在血管纹缘细胞表达,可能参与了耳蜗K+循环形成,在维持正常耳蜗听力中起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凋亡相关蛋白PDCD5在C57BL/6J小鼠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年龄相关性表达及与老年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PDCD5和caspase-3在不同年龄段C57BL/6J(C57)小鼠耳蜗毛细胞、血管纹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C57小鼠3M,6M,9M,12M月龄段各15只,分为四组。对各组小鼠双侧click、6、8 kHz ABR阈值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各月龄段小鼠耳蜗PDCD5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各月龄段小鼠耳蜗PDCD5和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C57小鼠各频率ABR阈值逐渐提高,耳蜗PDCD5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亦逐渐增强。3月龄和6月龄小鼠耳蜗毛细胞和血管纹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仅出现少量PDCD5和caspase-3蛋白表达,9月龄时表达有明显增加,至12月龄时表达最强,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eal-Time PCR检测显示PDCD5和Caspase-3基因mRNA随着小鼠年龄的增长其表达逐渐增强,与其蛋白变化趋势相一致。
  结论:C57小鼠耳蜗PDCD5和caspase-3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说明参与了小鼠耳蜗毛细胞和血管纹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调控过程,与耳蜗的老化密切相关,可能是老年性聋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