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日报》关于黄河报道的分析(2000—2009)
【6h】

《河南日报》关于黄河报道的分析(2000—2009)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2《河南日报》关于黄河报道的统计分析

3《河南日报》关于黄河报道的主题思想

4《河南日报》关于黄河报道的特点

5 关于提高黄河报道水平的思考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炎黄子孙喻为“母亲河”。它以博大的胸怀,沿途接纳了70 余条支流和众多的大小川溪,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黄河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河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黄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与旗帜,黄河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与代表。研究黄河报道,对于构建黄河形象,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站在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审视黄河新闻报道的重要价值,以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为支撑,通过对《河南日报》中的黄河报道进行报道数量、报道对象、信息来源、报道体裁、硬软新闻、图片运用、版面位置等框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河南日报》中黄河报道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黄河报道的主题思想。《河南日报》关于黄河报道还具有报道原则的政治性、议程设置的不均衡、新闻框架的模式化、报道思维的官本位等几大特点。此外,本文从实现黄河形象的有效传播的角度探讨新闻媒体应该如何改进报道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