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中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6h】

基于中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对象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中医药治疗方案对艾滋病肺部感染、HARRT致消化不良和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有效性,分析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临床循证。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艾滋病肺部感染和带状疱疹患者,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艾滋病消化不良患者,试验组在HARRT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在HARRT的基础上服用吗丁啉片,共获得646例患者的临床试验资料。利用WHOQOL-HIV简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CMH-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的组内比较采用符号秩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模型,以基线为协变量,考虑中心效应,并按0.10的判别水平作各中心间的一致性评价。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
  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信息、疾病分级与分期等基线资料基本均衡;
  (2)肺部感染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生理维度得分增加了0.78±1.98(S=820.00,P<0.0001),独立性维度的得分增加了0.54±1.94(S=714.00,P=0.0007);受教育程度积极影响患者心理和环境维度的得分,CD4细胞计数与生理、心理和环境三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有无艾滋病相关疾病史仅影响环境和精神支柱/个人信仰维度的评分;
  (3)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经中药治疗后患者心理维度得分增加了0.37±1.64(S=2528.50,P=0.0003);受教育程度和HIV感染分期影响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的得分;可能感染途径则仅影响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得分;
  (4)带状疱疹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精神支柱/个人信仰维度评分增加了0.39±1.9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9,P=0.0274);受教育程度正面影响独立性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分,有疾病史则影响独立性和社会关系两个维度评分。
  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生理和独立性维度的生存质量,但不能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生存质量,可能与治疗时间较短、中药起效慢有关,在以后的应用中应注意早期用药和合理增加治疗时间;中药及吗丁啉片均不能改善HARRT致消化不良患者的生存质量;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病情发展而降低,应加强在HIV感染早期的中西医结合干预研究。艾滋病消化不良、肺部感染和带状疱疹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低,后两者的生存质量尤其不佳,机会性感染的控制任务艰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