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口语”到“诗语”——以伊沙诗歌为代表的当代口语诗歌研究
【6h】

从“口语”到“诗语”——以伊沙诗歌为代表的当代口语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言

1.1口语诗歌的概念

1.2口语诗歌的现状

1.2.1正方

1.2.2反方

2伊沙口语诗歌产生的文化背景

2.1伊沙口语诗歌的东源

2.1.1《诗经》中的口语诗歌

2.1.2唐诗中的口语诗歌

2.1.3五四“诗体大解放”后的口语诗歌

2.1.4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口语诗歌

2.1.5伊沙的口语诗歌

2.2伊沙口语诗歌的西化

3伊沙口语诗歌的特点

3.1口语化与日常化写作

3.2后现代主义的闪光

3.2.1反崇高、反权威甚至崇低

3.2.2审丑

3.2.3碎片化、无中心、形而下

3.2.4喜剧性

3.3部分诗歌契合新批评的审美要求

4伊沙口语诗歌的得失

4.1伊沙口语诗歌的“得”

4.2伊沙口语诗歌的“失”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诗评界对口语诗歌概念的研究,争论颇多,众说不一。笔者也并不能给“口语诗歌”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只能说“口语诗歌”应当如何如何。但是,笔者坚定地认为,口语并不是口语诗歌的全部,而仅仅只是口语诗歌的一个手段和途径,口语不是口语诗歌本身。目前评论界对口语诗歌的态度有正反两方面,而现在的情况则是“反”方压过了“正”方。
  伊沙口语诗歌的生成是中西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口语诗在本土文化传承与西方文化资源之间取得平衡,并且形成了交集。他坚守本土文化特色,汲取西方西方文化精华,从而在双重视域中为自己的后现代口语诗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口语诗既具有口语诗歌的共同特点,也具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口语诗歌”与其他类型诗歌到底孰是孰非,并不是笔者所要讨论的话题。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审美规范的相互碰撞,在笔者看来,并没有胜利者。笔者所要做的就是把伊沙放在诗歌史上做线性研究,古今一条纵线,中外一条横线。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这种研究方法,才能对伊沙及其口语诗歌做出更加清楚的认识和判断。

著录项

  • 作者

    冯文彦;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书婷;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韵文;
  •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口语诗歌; 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