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OG1基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心房颤动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6h】

MOG1基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心房颤动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言

1.1 心房颤动

1.2 钠离子通道与心房颤动

2 研究方案、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心房颤动患者中MOG1基因变异情况

3.2 MOG1定位情况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需要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基于心房颤动家系的连锁分析已发现多个心房颤动的致病基因、染色体区域。但由于家系的罕见性,发现的致病基因突变仅能解释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一小部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心房颤动具有遗传倾向,并且受到众多危险因素影响。对于此类由多个基因、多种环境因素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作用造成的疾病,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突变筛查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根据心房颤动的病理机制,候选基因主要考虑为编码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影响心脏传导及自律性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蛋白质的基因等,已有部分研究揭示了候选基因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离子通道相关基因。
  近年来发现了多个编码钠离子通道蛋白(Nav1.5)的SCN5A基因突变、编码与Nav1.5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突变与心房颤动相关。MOG1是Nav1.5通道复合物的重要组分,MOG1与Nav1.5相互作用,对于调节心脏中Nav1.5通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MOG1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MOG1基因变异可能与心房颤动相关。因此,我们对中国汉族人群心房颤动患者MOG1基因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对480例心房颤动患者和576例正常人进行MOG1基因变异筛查,结果发现2例MOG1基因新变异:(1)c.103C>T导致第35位氨基酸发生无义突变,由谷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子(p.Q35X);(2)c.287G>A导致第96位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由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p.R96K)。通过融合蛋白技术,将野生型MOG1(WT)、突变型MOG1(p.Q35X)和突变型MOG1(p.R96K)分别与红色荧光蛋白pDsred1-N1融合,分析野生型MOG1和突变型MOG1在HeLa细胞内的定位、分布。结果显示:由于受到MOG1(p.Q35X)终止密码子影响,其融合荧光蛋白几乎无表达;MOG1(p.R96K)与MOG1(WT)相比较,定位、分布差别不显著。

著录项

  • 作者

    李思思;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凃欣,王擎;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750.2;
  •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致病基因; 遗传易感性; 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