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模式研究
【6h】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建筑垃圾处理

2.2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2.3 建筑垃圾生命周期评价

3 建筑垃圾管理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建立

3.1 目的与范围确定

3.2 清单分析

3.3 建筑垃圾管理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3.4 生命周期解释

4 建筑垃圾产业园LCA实例

4.1 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垃圾产业园概况

4.2 综合处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3 直接填埋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4 建筑废弃物处理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4.5 生命周期解释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建筑垃圾大量增长的问题,建筑垃圾在深圳市已经成为产生量最大的固体废物,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不同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有着巨大的资源化潜力,但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绝大部分还是以填埋为主,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土地紧张,又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分析产品或服务全过程周期的输入输出的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全面分析和评估建筑垃圾整个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而且可以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建筑垃圾处理而言,目前深圳市已经引入了市场化机制,仅仅考虑环境影响是不够全面的,本文加入经济方面的分析,使得评价结果更具有可实施性。
  本论文在研究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建筑垃圾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初步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将模型运用于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垃圾产业园,系统分析了环境园型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和直接填埋的经济成本和环境负荷。评价结果是: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吨建筑垃圾处理费用比直接填埋减少1.646元;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和直接填埋单位功能产品生命周期的总环境负荷指数分别为0.0648和0.28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环境负荷比直接填埋减少了77.16%。
  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相比于直接填埋,既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大幅减少环境负荷,适于在深圳市大力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