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致性行为模式研究——Q寝室的个案研究
【6h】

一致性行为模式研究——Q寝室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

1.3 研究方法

2 一致性行为模式的发生环境

2.1 寝室环境

2.2 人员结构

2.3 院系环境

3一致性行为模式的表现

3.1 一致性行为的表现

3.2 一致性行为的特征

4 一致性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

4.1 群体压力——为什么都积极选择读书?

4.2 安全感需要——为什么读书要选择一起?

5一致性行为模式的维持过程

5.1 周期性的活动

5.2 核心成员的作用

6 一致性行为模式的消亡过程

6.1 C谈恋爱事件

6.2 BCD找实习事件

7 一致性行为模式的影响

7.1 个体作息时间趋同

7.2 个体叙事方式趋同

7.3 个体行为选择被动

8 结论与不足

8.1 结论

8.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尝试对Q寝室群体的一致性行为及模式进行探讨。通过对该寝室成员逐个访谈以及集中访谈的方式,了解其在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尤其是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之间她们作为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以此访谈信息为基础,分析了该寝室群体一致性行为模式的表现、建构过程(包括形成过程、维持过程以及消亡过程)和该模式对寝室成员的影响。
  分析发现,当个体因外界环境受到压力并感到不安全时,他们会倾向于以参与集体生活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作为个体的价值,并消除自己的消极负面情绪,在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之下,个体更容易进入一种纽带作用强的集体生活中,并因此形成一致性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能否得以维持还在于是否存在持续而有力的推动者和载体,此处的载体和推动者,既可以是重复的一致性行为本身,也可以是该群体内部一个核心领导角色。一致性行为和一致性行为模式互相作用互相推动,进而加快了该模式的发展成熟,也加深了该模式的影响作用。
  当一致性行为模式作为群体的行为模式与个体的行为模式反复的发生矛盾与冲突时,该模式的作用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群体内部便会出现另外一种行为模式以代替原先的行为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