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农民工选举权实现的法律保障
【6h】

论我国农民工选举权实现的法律保障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农民工选举权的背景分析

(一)我国农民工的概况

(二)我国农民工的选举权

(三)农民工选举权实现的意义

二、目前我国农民工选举权行使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行使选举权的现状

(二)农民工选举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农民工选举权主张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

(二)选举制度的制约

(三)选举中利益关联机制的缺乏

(四)选举的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不完善

四、确保我国农民工选举权实现的法律对策

(一)尝试农民工选举权的行使与户籍制度脱钩

(二)改革和完善选民登记制度

(三)改革代表候选人及代表的产生

(四)改革代表名额分配办法

(五)规定全国统一的选举的时间段

(六)建立完善的选举救济制度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农民工选举权实现的问题,是目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很多文章都将农民工选举权实现问题的矛头指向当前的户籍制度,但并不是户籍制度本身导致农民工选举权的缺失,而是将选举权与户籍制度挂钩造成的结果。我们不能因为户籍制度迟迟不能改革,而使农民工的选举权长期处于缺失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将公民的选举权与户籍制度脱钩,让公民凭其公民身份而非户籍身份去享有和行使选举权,并进行相应的选举制度改革。本文正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论述的。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农民工选举权的背景,第二章为我国农民工选举权实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为我国农民工选举权缺失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为确保我国农民工选举权实现的法律建议。文章认为,农民工选举权被架空,主要是因为户籍制度、选举制度的制约,选举中利益关联机制的缺乏,及选举的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的不完善。其中选举制度的设计不便于农民工行使选举权,及选举制度的设计与农民工的利益关联机制不大,是导致农民工在户籍地和现工作地都难以行使选举权的直接原因。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帮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他们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种农民工选举权行使的新尝试,即将选举权与户籍制度脱钩,通过修改选举制度中一些滞后的规定,让农民工在现居住地或工作地参加选举,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选举工作服务,使选举规则的设计便于农民工行使选举权。同时,本文建议完善我国选举制度,增强选举与农民工自身利益的关联机制,具体来说包括:健全和完善选民登记制度,改革代表候选人及代表的产生办法,改革代表名额的分配办法,规定全国统一的选举时间段,建立完善的选举救济机制,建立专门的常态的选举网站,在选举时逐步引入竞争机制。相信,通过选举制度的变更与完善,农民工的选举权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切实解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