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
【6h】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材料与语料来源

2 理论总述: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2.1 修辞理论基础

2.2 词汇发展理论基础

2.3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上篇:积极修辞与词汇发展

3 夸张与词汇发展

3.1夸张辞格概述

3.2夸张的分类

3.3夸张辞格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3.4小结

4 移就与词汇发展

4.1 移就辞格概述

4.2 “移就”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5 转类与词汇发展

5.1 “转类”辞格概述

5.2 “转类”修辞的具体类型

5.3 “转类”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6 仿拟与词汇发展

6.1仿拟辞格概述

6.2仿词修辞研究

6.3 仿词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6.4 从仿词修辞到仿词造词法

6.5 小结

7 双关与词汇发展

7.1 双关辞格的基本介绍

7.2“双关”的类型

7.3 “双关”与词汇发展

8 其它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8.1 断取与词汇发展

8.2 连及与词汇发展

8.3 通感与词汇发展

下篇:一般性修辞与词汇发展

9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词汇发展

9.1词语搭配组合概说

9.2词语的搭配组合与汉语词汇发展

10 汉语句式的选用与词汇发展

10.1 一般性修辞之汉语句式的选用

10.2 句式的选用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

10.3“有”字句与词汇发展

10.4 连动句式与词汇发展

11汉语韵律修辞与词汇发展

11.1汉语韵律修辞概说

11.2 韵律修辞与汉语词汇发展

12 结语

12.1本课题研究的两个结论

12.2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12.3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夸张”词汇发展表

附录3 “移就”词汇发展表

附录4 “转类”词汇发展表

附录5 “仿拟”词汇发展表

展开▼

摘要

依据现代修辞学的观点,只要是在运用语言,就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修辞即等同于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词义的演变、词语形式的产生及替换等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索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了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理论体系;(2)论述了各种具体修辞方式及修辞现象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和表现;(3)考察了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历时演变过程,并对同一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搜集、归纳和总结;(4)对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全文共有12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对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总述,包括“修辞理论基础”、“汉语词汇发展理论基础”、“语言运用、修辞创新、词汇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的条件和过程”等。接着分为积极修辞和一般性修辞上下两篇对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加以了论述。第三章到第八章为上篇,分别论述了夸张、移就、转类、仿拟、双关、断取、连及、通感这八种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为下篇,分别从“词语的搭配组合”、“句式的选用”、“汉语韵律修辞”三个方面论述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为总结,包括研究得出的结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
  本文将“修辞”定义为“语言的运用”,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全文,做到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首次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也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以期构建完整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系统。积极修辞部分作为对前人研究的补充重点考察了以往在词汇发展方面被关注不多的辞格,如夸张、双关、移就、断取、连及等等。
  2.注重从历时角度描述揭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具体过程。
  本文不仅仅限于将各种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现象进行罗列归类,而是致力于探索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动态演变历程,以词汇发展各个阶段的历时语料作为依据,注意对修辞行为发生伊始时的原始语境的挖掘,力求将修辞作用下的具体词汇发展演变过程客观呈现出来。
  3.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和想法。
  如主张将动词、形容词在词形不变即不增加任何形式标记的前提下用作主宾语且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视作为动词、形容词转类为名词,并将这种类型纳入到修辞转类的范畴。
  又如对仿拟修辞与仿拟造词法加以了区分,认为两者在运用的目的与动机、创造出的形式的性质、概念表达的情况、关联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由此而导致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方式、过程和程度均有所不同。指出仿拟造词法是由仿拟修辞发展而来的,其近些年来的盛行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并预测其在未来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还对过去认为的一些双关影响词义发展的例证加以了否定,指出它们要么是通过隐喻引申形成的,要么只是象征意义而并非词汇本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关影响词汇发展的条件和范围,并以具体例证论证了真正由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的现象。
  关于“连及”修辞现象,分析了其与偏义复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指出不是所有的偏义复词都是由“连及”发展而来的。如“动静”一词就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一个“连及”的过程,它实际上是由反义并列词组通过概括正反两极的意义固化而来的,“动静”偏义是在其已经完成词汇化以后。
  还首次把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将韵律修辞分为了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了分析与论述。

著录项

  • 作者

    许红菊;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程邦雄;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现代词汇;
  • 关键词

    现代汉语; 修辞方式; 词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