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化茧成蝶——青山“红房子”红卫路38街坊一冶机关大院改造设计探讨
【6h】

化茧成蝶——青山“红房子”红卫路38街坊一冶机关大院改造设计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探索的背景

1.3 课题探索的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探索的目的

1.3.2 课题探索的意义

1.4 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1.4.1 国际工业遗产的定义

1.4.2 我国工业遗产的界定

1.4.3 街坊文化

1.4.4 生产+生活”的居住方式

2 青山“红房子”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创作背景

2.1 青山“红房子”的建筑历史背景

2.1.1 何为苏联式建筑

2.1.2 苏联式建筑在中国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

2.2 国内对苏联式建筑的不同保护措施

2.2.1 建筑功能与性质的更新——北京展览馆

2.2.2 文化艺术的创意产业——西安纺织城艺术区

2.2.3 文物保护的加强——新疆医科大学

2.3 以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为主体的案例分析比较

2.3.1 上海实现工业文化遗产成功转型

2.3.2 武汉“江城壹号”

3 青山“红房子”红卫路38街坊一冶机关大院

3.1 设计概况

3.1.1 场地特点

3.1.2 项目区位

3.1.3 现状概况

3.2.1 设计思路

3.2.2 设计方法与形式

3.3.1 保留——尊重历史的烙印

3.3.2改造——加法与减法设计加法设计:

3.3.3 创造——全新的设计

3.4 设计创新点

3.4.1 功能——业态的置换

3.4.2 形式——历史符号的延续

3.5 设计创作感悟

3.6 设计创作成果展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以青山“红房子”红卫路片区38街坊的保护与再利用为例,本文论述了对设计上的理解,指出设计首先尊崇的是对历史与时间积淀的保留,进而才是对其修缮与改造,最后再是创造新的形式语言,为了更充分的满足新的功能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