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
【6h】

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正文

研究对象

器械设备及使用原理

药品使用及相关原理

试验过程及观测

临床数据采集及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提出,在临床麻醉实施过程中维持适当的BIS(脑电双频谱指数)值可能会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及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同时提出术中累积低BIS值与术后早期死亡的发生也有一定相关性。故关于镇静药物(如丙泊酚)的闭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式已渐入临床,但目前少有将其应用于手术时间长、循环波动大的非体外循环的手术方式的报道。现通过对拟行全麻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闭环组和人工组的分组对比研究,进一步探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式的优势性。
  方法:选取拟行胃癌根治术的40名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闭环组和人工组。镇静丙泊酚通道以BIS值为反馈变量,根据分组情况分别使用机控和手控模式;镇痛瑞芬太尼通道人工手控,根据血压心率调节,但血浆靶浓度调节范围设定在2-8ng/ml;肌松罗库溴铵通道在两组中均采用闭环输注,以TOF值为反馈变量。比较两组的平均用药量、BIS稳定性、术中体动情况、循环稳定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指标。
  结果:镇静镇痛肌松通道的平均用药量及平均靶浓度两组对比P值均>0.05,镇静通道的丙泊酚调节次数两组对比,P值<0.05。闭环组和开环组的诱导时间、诱导期间BIS超出40-60的情况,均为P值>0.05。在麻醉维持期间,只有BIS<40的情况P值<0.05,闭环组比例略高于开环组,而BIS值在40-60的区间、>60的区间及 BIS均值比较,P值>0.05。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血压在各时点行组间比较的效果相当,P值>0.05,组内比较及图形描述则显示闭环组的波动幅度较开环组小。但MAP超出基础值±30%部分比例两组都在1/10以上,且诱导期间两组几乎有半数受试者需要药物调节血压,而维持期间几乎每个受试者都需要额外血管活性药物。
  结论: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可以有效达到人工操作的效果,而且对根据BIS值变化调控丙泊酚的输注方面更加灵敏。但在术时较长的上腹部开腹手术过程中对循环稳定性的控制方面仍有待加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