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
【6h】

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双边投资协定发展

1.2.2 双边投资协定主要条款研究

1.2.3 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1.3 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1.3.1主要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创新点

2 双边投资协定定性分析

2.1 双边投资协定简介

2.2 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机制

1)弥补东道国制度缺陷

2)替代本国投资保护制度的不足

3)协调国家间政策制度差异

2.3 双边投资协定主要条款

2.3.1 最惠国待遇条款

2.3.2 国民待遇条款

2.3.3 征收条款

2.3.4 争议解决条款

本章小结

3 签订BIT对中国OFDI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3.1.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3.1.2 模型构建与回归结果

3.1.3 实证结果分析

3.2 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3.2.1 模型构建与回归结果

3.2.2 实证结果分析

3.3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类分析

3.3.1 基本分类

3.3.2 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方针,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状,为中国经济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并扩大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布局。双边投资协定为签约国双方保障了健康的投资环境,通过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保护影响签约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实现“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一方面利用定性的方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的具体条款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另一方面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与门限回归模型对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已不能很好的保护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根据新的国际投资形势进行完善;BIT能够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要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对超过双边贸易额门限值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本文尝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应用实证结果进行分类研究,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