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
【6h】

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治疗方案

1.3手术方法

1.4随访内容

1.5数据分析

2.结果

2.1总体情况概述

2.2一般情况及术前检验情况

2.3手术结果

2.4住院治疗结果

2.5随访结果

2.6年龄对急性期非复杂性B型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7发病是否超过7天对急性期非复杂性B型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3.讨论

4.结论

5.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Stanford B型夹层及其他降主动脉疾病的治疗策略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治疗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时机、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所有于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腔内修复治疗的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09例。平均年龄51.79±10.90岁,急性期组93例和慢性期组16例。之后将93例急性期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5岁以下的低龄组(n=79)和65岁及以上的高龄组(n=14)。最后将急性期93例患者重新按照发病至治疗时间分为两个亚组,不超过7天的为A组(n=83),超过7天的为B组(n=10)。分别统计比较各不同分组组间在手术期间及术后随访期间的疗效及死亡率。
  结果:1.住院期间共发生死亡2例。其中因夹层破裂死亡1例,另1例死于术后脑卒中。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夹层破裂死亡3例。2.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在院内总死亡,随访期死亡,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3.低龄组随访期死亡率0.0%与高龄组25.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3。随访期夹层破裂率低龄组0.0%也明显低于高龄组16.7%,P=0.023。4. A组和B组在院内总死亡,随访期死亡,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同样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对于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治疗安全可靠;于急性期行腔内修复治疗与慢性期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是可以避免潜在风险;年轻急性期患者手术效果优于高龄急性期患者;在发病7天内行腔内修复也是安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