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人类动力学行为理论的身份认证技术
【6h】

基于人类动力学行为理论的身份认证技术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2 基于安全即时通信系统的实时身份认证框架介绍

2.1 引言

2.2 安全即时通信系统介绍

2.3 实时身份认证的必要性分析

2.4 实时身份认证系统框架介绍

2.5 本章小结

3 动态场景实时身份认证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鼠标动力学身份研究现状

3.3 介入式身份认证方法

3.4 动态场景身份认证方法流程

3.5 动态场景身份认证场景构建

3.6 数据采集以及预处理

3.7 动态场景身份认证特征提取

3.8 模型生成与身份认证

3.9 动态场景身份认证方法有效性验证

3.10 本章小结

4 基于记忆游戏的固定场景身份认证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固定场景身份认证原理

4.3 固定场景身份认证流程

4.4 固定场景身份认证场景构建

4.5 固定场景身份认证特征提取

4.6 固定场景身份认证性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5 身份认证系统测试

5.1 引言

5.2 实验数据采集

5.3 身份认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来自内部人员的攻击给企业和政府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身份伪冒攻击是内部人员最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往往令人防不胜防。因此,对身份伪冒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全即时通信系统是本课题组承担的重点项目之一,它是湖北省政府电子政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政府部门内部员工接受、发送、审批重要文件等功能。信息安全问题是安全即时通信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系统现有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是系统登录时的USB Key以及静态密码的双因子认证,这种方式无法在系统登录成功后进行持续的身份认证。而现有的持续身份认证技术普遍存在认证周期长、数据量大、应用程序受限等问题,无法对安全即时通信系统进行实时的身份认证。
  为了提高安全即时通信系统的身份检测技术,针对现有的持续身份认证技术难以进行实时身份认证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使用介入式动态场景身份认证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如用户进入关键位置,安全软件检测到异常等),主动注入鼠标光标异常事件来进行动态场景身份认证。结果表明,介入式动态场景身份认证方法大大的缩短了身份认证的时间。
  针对动态场景身份认证在短时内采集到的少量数据容易受到情绪、疲劳程度等因素影响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记忆游戏的固定场景身份认证方法,并与动态场景身份认证相结合,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当连续动态场景身份认证均出现异常时,系统将引导用户进行由记忆游戏构建的固定场景身份认证,以提高认证准确率。
  对10位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实验,结果显示,动态场景认证得到了3.35%的FAR(拒真率)和2.87%的FRR(容假率),认证时间是5.6s;固定场景认证得到了3.0%的FAR和0.97%的FRR,认证时间是13.8s。相比现有的持续身份认证技术,该方法不仅不会受到应用程序的限制,而且大大的缩短了身份认证的时间,同时保证了身份认证的准确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