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维层状WS2的可控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室温NH3气敏性能研究
【6h】

二维层状WS2的可控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室温NH3气敏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NH3检测应用背景与发展方向

1.2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介绍

1.3 各类室温气敏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纳米尺寸金属氧化物

1.3.2 导电聚合物

1.3.3 碳基纳米材料

1.4 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研究现状

1.4.1 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结构改性和复合修饰方法

1.4.2 二维TMDs薄片室温NH3气体检测研究现状

1.5 层状WS2材料研究概括

1.6 本文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试剂、仪器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原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总体实验设计路线

2.3实验涉及的各类表征手段

2.3.1 荧光光学显微镜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原子力显微镜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5 X射线衍射仪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7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Laser Raman Spectrometer,Raman)和光致发光谱 (Photoluminescence,PL)

2.3.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ible Spectrometer,UV-Vis)

2.3.9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2.4 气敏性能表征

2.4.1 室温气敏材料性能评价指标

2.4.2 气体传感器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3 层状WS2室温表面气体吸附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WS2层状材料结构表征

3.3 WS2室温NH3气敏机理研究

3.3.1 厚层WS2材料室温NH3气敏测试

3.3.2 WS2表面气体吸附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WS2单层结构制备及其室温NH3气敏回复性调控

4.1引言

4.2 WS2单层结构的制备及表征

4.2.1 CVD法制备单层WS2

4.2.2 单层WS2结构表征

4.2.3单层WS2室温NH3气敏吸附特性表征

4.3 室温下不同层厚WS2与NH3吸脱附作用机理分析

4.3.1 第一性原理计算

4.3.2 不同层数WS2与NH3作用吸附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富缺陷二维WS2薄片规模化制备及其室温NH3气敏吸附研究

5.1 引言

5.2 二维WS2薄片的制备及表征

5.2.1 不同层数WS2减薄方法及器件制备

5.2.2 锂离子插层法减薄WS2作用机理

5.2.3 不同层数WS2结构与性能表征

5.3 插层法制备二维WS2片及其气敏性能和作用机理分析

5.3.1单层WS2室温NH3气敏性能与作用机理

5.3.2 WS2层数与室温NH3气敏回复性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二维WS2薄片表面复合TiO2量子点及其室温NH3气敏性能研究

6.1引言

6.2 TiO2 QDs / WS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6.2.1 TiO2 QDs / WS2纳米复合方法及器件制备

6.2.2 TiO2 QDs / WS2纳米复合物结构与性能表征

6.3 TiO2 QDs / WS2纳米复合物室温气敏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

6.3.1 TiO2 QDs / WS2纳米复合物室温气敏性能测试

6.3.2 TiO2 QDs / WS2纳米复合物气敏机理

6.3.3 TiO2 QDs / WS2纳米复合物稳定性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相关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与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液相混合法生长制备铌掺杂单层WS2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