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6h】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案

3.观察指标及方法

4.疗效判定标准

5.统计方法

6.治疗结果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研究

2.祖国医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及藿朴夏苓汤加减方的立方依据

3.藿朴夏苓汤加减方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CSG(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临床方面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新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病人100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后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结合组)及对照组(单纯西药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主要中医症候、中医症候积分、胃镜检查情况、病理检查情况、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同种西药的基础上再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减方治疗。两组病例中有反酸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奥克,口服,20mg/次,2次/日)抑酸,有胃排空障碍及十二指肠液反流者给予吗丁啉片(口服,10mg/次,3次/日)促胃动力,有胃黏膜充血、糜烂严重者给予硫糖铝混悬液(舒可捷,口服,5ml/次,3次/日)保护胃粘膜,HP阳性病例同时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康婷,口服,250mg/次,2次/日),阿莫西林胶囊(抗之霸,口服,1.0g/次,2次/日)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减(由藿香15g、厚朴10g、半夏10g、赤茯苓10g、白蔻仁6g、陈皮10g、玄胡10g、黄连6 g、苍术15g、白术10g、蒲公英20g、炙甘草6g等组成)治疗,水煎温服日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200ml/次。 两组病例均以四周为一疗程,服药一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主要中医症候及积分改善情况、胃镜检查情况、病理检查情况及Hp阴转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为92.0%,对照组为78.0%,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8.0%,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中医主、次症积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胃镜像、病理变化方面的有效率分别为:76.0%、82.0%,对照组分别为:58.0%、62.0%,治疗组在这两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HP阴转率为45.4%,对照组为25.8%,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对Hp感染情况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 本研究在清热燥湿、健脾益胃、理气止痛治则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Hp感染、胃肠功能失调、胃粘膜防御机制失常等理论,选药组方藿朴夏苓汤加减结合常规西药治疗该疾病,结果显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从现代医药理论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方可能具有抗炎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胃粘膜、促胃肠运动、抗Hp感染、抗肿瘤等作用,结合相关西药治疗该病时,具有协同增强的效果。说明藿朴夏苓汤加减方的组方切合临床实际,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方面确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