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种因素及中药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6h】

多种因素及中药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急性期中药治疗近况

附录 记录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对带状疱疹临床及治疗的多个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及影响其发生与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2.探寻急性期辨证施治的干预手段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相关性。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与常规西医治疗手段的对比研究,期望能找到急性期中药治疗对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和减轻疼痛程度的积极作用。
   方法:
   本研究应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2009年5-12月份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带状疱疹患者80例,对其年龄、性别、有无前驱痛、疾病发生部位、临床类型、初诊时间、急性期中医证型、中西医治疗方式等情况进行列表登记,随访3个月,记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①按照张学军《皮肤性病学》诊断标准,皮损消退后四周神经痛持续存在。②瘙痒、麻木、感觉过敏及感觉异常也作为诊断标准。
   随访时应用六点行为评分法。
   1.应用SPSS17.0软件系统对上述诸因素与PHN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对急性期纯西医常规治疗与加用中药的组间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结果:
   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男性37例(46.25%),女性43例(53.75%)。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54.3846±16.5173岁。
   2.年龄、性别与PHN发生率的关系:
   78例带状疱疹患者中22例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为28.21%(22/78),平均发病年龄为64.1818±8.8636岁。<50岁人群28例,PHN的发生2例,PHN的发生率7.14%(2/28);50-59岁人群12例,PHN的发生6例,PHN的发生率50.00%(6/12),60-69岁人群24例,PHN的发生6例,PHN的发生率25.00%(6/24),≥70岁人群14例,PHN的发生8例,PHN的发生率57.14%(8/14)。比较不同年龄组PHN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P<0.01)。PHN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龄越大,PHN的发生率越高。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56,0.01<P<0.05)。
   3.前驱痛和PHN的关系:
   在78例患者中,先有神经痛者42例,PHN的发生18例,PHN的发生率42.86%(18/42);无前驱痛者36例,PHN的发生4例,PHN的发生率11.11%(4/36)。将两组病例PHN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前驱痛和无前驱痛两组PH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5,P<0.01),说明本组资料前驱痛对PHN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4.初治时间与PHN发病的关系:
   在22例PHN患者中,平均初治时间为8.4545±3.9080天;未患PHN的56例患者中,平均初治时间为5.7143±2.4923天,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T=2.6167,P<0.05),说明及时诊治对于预防PHN非常重要,从出现皮疹到就诊间隔时间越短,发生PHN的可能性就越小,否则相反。
   5.皮疹部位、临床类型和PHN关系:
   按皮疹累及部位分成头面颈部组、胸部组、腰腹部组、四肢组。将带状疱疹分成顿挫型、经典型、大疱血疱型及泛发型四组临床类型。将每组PHN发生率分别列表进行x2检验,结果分别为:x2=1.80,P>0.05,x2=11.25,P<0.05,即PHN的发生与皮疹部位无关,而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有关,皮疹严重者易发生PHN。
   6.中医证型和PHN的关系:
   将未加中药组病例的肝胆湿热型、脾湿内蕴型、气滞血瘀型罹患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列表进行x2检验,结果为:x2=3.39, P>0.05,即PHN的发生与中医型别无关。
   7.治疗方式和PHN的关系:
   将加用中药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PHN发生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16,P<0.05),说明治疗方法对PHN发生有明显影响。
   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特征:
   有持续性烧灼样痛、刺痛,阵发性跳痛、电击痛,瘙痒,蚁行感,麻木,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及痛觉过敏。
   结论:
   1.PHN更常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在本组资料中,女性比男性患PHN的几率更高。
   2.前驱痛的出现与否与PHN发生有关。
   3.PHN与皮疹发生部位无关,而与皮损的临床类型有关。皮损越严重,PHN发生率越高。
   4.初治时间越早,PHN发生率越小,提示带状疱疹及时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急性期加用中药治疗对PHN的预防有积极影响。误诊拖延最佳治疗时间,使PHN的发病率升高。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在中老年人、医务工作者中宣传带状疱疹相关知识,加深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认识,使患者尽早得到诊治。
   5.急性期中医证型与PHN发生率无关。
   6.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手段对减小PHN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